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祝雪娟)11月20日,记者从廊坊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法治为民·法治护企办实事”项目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廊坊市委依法治市办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法治需求,在全市范围广泛开展“法治为民·法治护企办实事”活动。各级各部门聚焦医保服务、快递市场管理等社会关注的民生领域,深入了解群众在法治建设方面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确定了一批法治为民重点项目,并在此基础上定方案,抓落实,在实现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谋实事,出实招,挖掘出一系列利民生、助民企的特色经验做法。共征集市级项目14个,县级项目54个,用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回应群众的关切,以法治“小切口”推动社会“大治理”,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

新闻发布会现场。长城网·冀云客户端 吕艳静 摄
民生领域立法更加完善
廊坊市邮政局《廊坊市快递市场管理条例》的出台填补了邮政快递业地方性法规空白,《条例》聚焦优化营商环境、科技赋能驱动转型升级、支持智能设备应用、保障从业人员权益,为快递业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民生保障更加周全
廊坊市医保局在全省率先启用了12393廊坊医保综合业务电话,一号对外,一号通办,统一提供政策咨询、信息查询、业务引导申办、投诉举报受理等一站式服务,有效提升了全市医保经办服务效率与服务质量。
廊坊市公安局针对不同群体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集中换证问题,创新服务模式,优化办证流程,科学配置资源,精准施策,采取“网上办、异地办、就近办、上门办、暖心办”等多种便民举措,集中换领居民身份证32万张。
廊坊市财政局创新教育资金分配机制,在全省首创“答辩+评审”竞争性模式,打造“4321”评审模式,实现资金分配透明高效。
法治化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廊坊市司法局创新建设行政执法和行政执法监督一体化“阳光执法”平台,实现执法主体、事项、人员统一管理,优化“两码通用”执法体验,利用AI赋能执法辅助、综合查一次、非现场监管三大智能场景,行政检查频次较去年同期下降42.99%,为企业挽回损失164.23万元,执法效率与规范度显著提升。
廊坊市税务局构建“制度同频、征管同标、服务同质、信息同享”的“四同”税务协作模式,统一执法和处罚标准,创新依托“远程虚拟窗口”实现业务跨域通办,完成区域内百余项服务“同事同标”、梳理189项“最多跑一次”事项,建立健全全渠道诉求响应机制,持续打造“通武廊”税收协作品牌。
司法效能显著提升
廊坊市人民检察机关全面履行知识产权检察职能,整合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职能,成立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推行“一案四查”,加强行刑双向衔接,提升了专业化办案水平。
廊坊市中级人民法院会同司法局、市场监管局、工商联、贸促会、仲裁委联合建立商事纠纷全链条、全要素联动调解工作机制,着力打造“诉内诉外高效衔接、调解力量协同配合”的商事解纷模式。目前,两级法院已与全市100多个商事调解组织完成对接,通过联动调解妥善化解商事纠纷58件。
基层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
廊坊市委政法委着力推进县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全市10个县(市、区)综治中心全部设置了引导受理区、多元化解区、指挥调度区,实现常驻人员、轮驻人员全部入驻,实现“五有”工作目标。全市共排查受理矛盾纠纷4794件,化解矛盾纠纷4610件,化解率96.16%,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廊坊市妇联整合维权服务资源,推进12338妇联维权服务中心建设,建立健全服务标准体系,优化工作流程,建强专业人才队伍,完善服务方式,利用维权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智能化管理,目前,市县两级12338妇联维权服务中心已完成建设,为妇女儿童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维权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