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王笛)从15年军旅生涯的摸爬滚打,到13年从警之路的风雨兼程,廊坊市公安局安次分局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周友江始终带着军人的底色前行。他用“跟我上”的冲锋姿态践行使命,以“办实事”的初心联结民心,在“敢创新”的探索中守护平安——这位退役军人,正以滚烫的忠诚,守护着一方热土的安宁。
危险面前永远“跟我上”
“给他们时间反应,就是你死我活。”回想起当年抓捕持枪毒贩的场景,周友江的语气依然坚定。那震慑全场的爆发力,源自15年军旅生涯刻进骨子里的果敢。在军营中锤炼的雷厉风行,让他面对3名持枪毒贩时,没有丝毫犹豫,冲进去的瞬间,就掐灭了毒贩扣动扳机的可能。
廊坊市公安局安次分局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周友江。廊坊市公安局 供图
“我们事后发现桌面上的枪里上膛压满了6颗子弹,但那时容不得你想太多。”周友江坦言,那次他与同事们现场缴获毒品30公斤。
这种“先上”的担当,成了他从警后的“标配”。同事李志嘉说:“周队从不说‘给我上’,永远是‘跟我上’。”正是这份带头冲锋的劲儿,不仅让他和队友们一次次破获大案,更带动身边人成长。李志嘉从辅警成长为中队长,许多队员在周友江的影响下成了业务骨干。而他自己,即便练出“铜臂铁拳”,仍在训练场打磨力量与速度——军人“不松懈”的韧劲,早已融入血脉。
周友江(左一)利用“情指行”搜集线索。廊坊市公安局 供图
以“实举措”搭建村警关系桥梁
“啥?去看守垃圾场?”这是2015年7月,周友江第一次听到工作调整时的反应。为确保2012年建成的廊坊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正常运转,上级紧急选调周友江带队前去驻守。
从破大案到看守垃圾场,周友江心里一百个不愿意。但考虑到组织需要,他还是接了这项任务。他沉下心来详细了解辖区情况,想方设法帮助村里办实事,解决问题。去学校给孩子们上安全课,安排警力在上下学时护学,定期去看望村里的孤寡老人……这些成为联结民心的纽带。
进驻后,周友江一刻也没有闲歇,通过各种途径和村民交心,为群众办事。
周友江(左)看望孤寡老人。廊坊市公安局 供图
真心换真心。周友江用心和百姓交朋友,办实事,得到了百姓的认可与称赞。2020年,派出所“享受”上全天24小时供水,而过去村里只定时供水;派出所门前的几棵大树遮挡视线,此前多次协调都不能移动,后来村里主动将树挪走;派出所后院一直坑坑洼洼,下雨时得踩着砖头去食堂吃饭,附近村主动帮派出所硬化了地面。
用“新办法”守护一方平安
2021年3月,周友江被调往廊坊市公安局安次分局特巡警大队工作,他始终保持着军人“敢闯敢试”的劲头。
到特巡警大队后,周友江紧盯警务工作,向科技要警力,最大限度发挥了无人机装备服务警务实际的技术优势。2021年11月,周友江邀请无人机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无人机警务技能培训,带头学无人机,拿到了队里的第一个无人机应用通识证,还培养出10名无人机飞手。
周友江(中)带领队员进行无人机训练。廊坊市公安局 供图
如今,该大队已经组建专门的无人机飞控队伍,飞行2000余架次、4100余小时,成了治安防控的“空中眼睛”,为维护辖区治安稳定,及时侦破治安案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止于此,周友江坚持边建设边学习边应用,探索完善了“地空网视”立体巡防新模式,把大数据、视频巡查、地面巡逻拧成一股绳。
2023年2月8日晚8点48分,辖区出现持刀伤人警情,情指中心迅速调派周边警力,展开视频侦查确定嫌疑车辆,无人机中队开展空中追踪,各巡逻车组包抄拦截仅用10分钟形成合围之势,成功抓获2名犯罪嫌疑人。
从军营到警营,周友江一直续写忠诚与担当。参军从警27年来,他仅有4次回湖北探望父母,累计陪伴70多岁的父母不足1个月。他常说:“组织培养了我,就得干出样子。”这份感恩,化作危难时的“豁得出”、群众需要时的“靠得住”、工作中“争一流”的劲头。他用行动证明:退役军人的价值,不在“曾是军人”的标签里,而在“永远像军人一样奋斗”的人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