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域内高校信息工作新闻发布会
来源: 长城网  
2025-06-27 11:15:00
分享: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吕艳静)6月26日,廊坊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廊坊市域内高校信息工作新闻发布会,并就有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以下是发布会实录:

 新闻发布会现场。

  主持人:廊坊市委宣传部对外交流与新闻发布科 李智博

  各位记者朋友们、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本场新闻发布会的主题是介绍廊坊市域内高校信息工作有关情况,并就相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嘉宾有: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辉同志,廊坊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马俊同志,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教务处处长荆淑霞同志,廊坊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张小军同志。参加今天发布会的还有来自省、市主要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们,欢迎大家!

  首先,请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辉同志就廊坊市域内高校信息工作有关情况进行发布。

  发布人:廊坊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辉

  同志们,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此召开新闻发布会,旨在向社会各界发布廊坊市域内11所高校的基本信息。这11所高校中,公办高校占9所,民办高校占2所,涵盖了综合、师范、财经、艺术、医学等众多学科门类和专业,为廊坊市及周边地区培养了大量各类专业人才。各位家长朋友、学生、社会各界人士可通过廊坊市教育局官网、微信公众号获取最新教育动态。此次公布信息,是廊坊市教育局深入贯彻国家教育事业发展要求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长期以来致力于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资源合理配置与人才高效培养的重要意义。

  一、公布域内高校信息的意义

  在当今社会,高等教育作为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广大学生及其家长对于高校教育资源的知情需求日益迫切。为满足考生及家长需求,通过公布域内高校的详细信息,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师资力量、专业设置、科研成果、国际合作等方面,能够为考生提供全面、客观的参考依据。有助于考生结合自身兴趣、特长和职业规划,精准选择适合自己的高校和专业,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精准度和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

  对于用人单位而言,了解域内高校的人才培养情况,助力人才招聘至关重要。公开的高校信息,特别是各高校的优势专业、科研方向和学生就业情况等,能够为企业提供人才供给信息。这有助于企业提前布局人才招聘计划,精准对接高校,建立长期稳定的人才输送渠道,满足企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公开高校信息,接受社会的广泛监督和评价,能够促使域内高校不断提升自身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内涵建设。同时,通过展示各高校的特色和优势,增强高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高校教育质量与社会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优质生源和优秀教师,进一步推动高校与社会的互动与合作,促进廊坊高等教育事业整体迈向新的台阶。

  二、廊坊市教育局在校企合作中的作用和支持

  廊坊市教育局始终高度重视校企合作,积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为校企合作搭建平台,助力高校与企业实现深度融合。为下大力气解决我市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难点堵点,结合我市实际,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强产教融合共同体,优化与区域发展相协调、与廊坊产业相衔接的职业教育布局。

  为促进校企合作深入开展,廊坊市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高校与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开展科研合作项目等。这些资金的投入,有效缓解了高校和企业在合作过程中的资金压力,为合作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定期组织开展高校与企业的对接洽谈会、人才招聘会等活动,为双方搭建面对面交流的平台。在这些活动中,高校可以详细介绍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优势和科研成果,企业则可以阐述自己的用人需求和发展战略,通过充分的沟通与交流,促成双方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达成合作协议,实现互利共赢。

  三、对校企合作的期望

  高校作为知识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阵地,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科研人才。我们期望各高校能够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紧密结合市场需求,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同时,鼓励高校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的科研项目和实践活动,将前沿的学术知识和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需求方。我们希望企业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与高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开展订单式培养等。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还能为企业自身的发展储备更多优秀的人才资源,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廊坊市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对各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我们期望通过高校与企业的紧密合作,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创新模式,共同攻克关键技术难题,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廊坊市现代商贸物流、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廊坊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此,我代表廊坊市教育局,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廊坊教育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们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廊坊市的高等教育和校企合作一定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为廊坊市的发展培育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主持人:廊坊市委宣传部对外交流与新闻发布科 李智博

  感谢张局长的发布。下面进入媒体记者提问环节,请需要提问的记者朋友举手示意,并通报所在媒体。

  问题1:市工信局在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与企业转型升级双向赋能上有什么举措?

  主持人:廊坊市委宣传部对外交流与新闻发布科 李智博

  请马主任回答。

  廊坊市工信局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 马俊:感谢关注!深化产教融合,贯通人才链与创新链,是赋能企业转型、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我局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强化协同引航

  紧扣我市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现代商贸物流等主导产业升级需求,通过产教对接会、恳谈会、技术发布会等,精准链接高校人才科技资源与产业一线需求,打通供给侧与需求侧堵点。

  二、推动校企合作

  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力促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与高校共建产业研究院、联合实验室、工业设计中心等创新联合体,攻关核心技术,双向开放资源,建设高水平实训基地,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落地、人才“毕业即用”。

  三、优化服务生态

  建强廊坊市工业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依托“政策服务、金融服务、廊企名品、数字化转型、产学研对接、综合服务”六大板块及“廊坊政企通”公众号,通过“一站式”赋能服务,实现政策直达、需求速配、资源对接常态化,促进校企、院企合作。

  通过强协同、搭平台、优生态,畅通要素双向流动,服务产业、服务企业、服务人才,构建高校提质量、企业强动能共赢新局面,为廊坊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引擎。

  主持人:廊坊市委宣传部对外交流与新闻发布科 李智博

  感谢马主任,下面请继续提问。

  问题2:介绍一下学校的办学特色及学生的就业领域

  主持人:廊坊市委宣传部对外交流与新闻发布科 李智博

  请荆处长回答。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教务处处长 荆淑霞:我校现有48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作为一所以工科为主、航天办学特色鲜明的本科高校,学校的机械类、电子类、计算机类等专业为学校传统优势专业;航空航天类、遥感技术类等专业为学校特色专业。现有4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7个专业是河北省一流专业建设点。

  近年来,我校3/4 的毕业生在京津冀地区就业,其中河北省就业占比约51%,25%的毕业生留在廊坊工作,就业岗位以专业技术型岗位为主,为航天科技、航天科工、商业航天及航空公司输送了大量人才,体现了我校“面向全国、立足河北、深耕廊坊、服务京津冀、服务航天航空”的服务面向定位。

  我们真诚希望相关行业的企业能够与我校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展开深入合作,共同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应用技术人才。

  主持人:廊坊市委宣传部对外交流与新闻发布科 李智博

  感谢荆处长,下面请继续提问。

  问题3:据了解,廊坊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毕业生就业情况表现突出,能否具体介绍一下学校在促进就业方面的特色做法及成效?

  主持人:廊坊市委宣传部对外交流与新闻发布科 李智博

  请张院长回答。

  廊坊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 张小军:廊坊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将毕业生就业作为“一号工程”,通过系统性布局和精准施策,近五年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平均达96.65%,其中京津冀就业占比超80%,被授予“河北省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深化产教融合,对接产业需求。 动态调整专业设置,推行理实一体教学,联合企业开展中国特色学徒制培养,目前订单班、贯通培养班等校企合作项目覆盖19个班在校生,实现“入学即入职、毕业即就业”。

  二是创新服务机制,拓宽就业渠道。 建立教师“1+1”包联企业、“1+N”帮扶学生机制,千方百计访企拓岗,每年提供岗位超万个;打造“永不落幕的校园双选会”品牌,近三年举办31场双选会,累计提供岗位4.6万个,促成1.3万份就业意向。

  三是全程规划培养,提升就业质量。 制定从招生到就业三年实施规划,主动适应行业产业新业态,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确保学生能力与企业需求“零距离”对接,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成效显著。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打造“政校园行企”五方联动协同育人模式,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主持人:廊坊市委宣传部对外交流与新闻发布科 李智博

  感谢张院长,由于时间关系,回答记者提问就到这里。感谢两位嘉宾的发布和答问,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关注。本次新闻发布会的有关资料将于会后发送到廊坊市新闻发布的指定邮箱,请大家自行下载。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关键词
责任编辑:祝雪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