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先进算力产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
来源: 长城网  祝雪娟
2024-12-20 18:50:00
分享: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祝雪娟)12月20日,廊坊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廊坊市先进算力产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以下是发布会实录:

新闻发布会现场。

  主持人:廊坊市委宣传部对外交流与新闻发布科 王巍

  各位记者朋友们,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的主题是介绍廊坊市先进算力产业发展情况,并就有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嘉宾有:市发改委副主任何志胜同志、市数据局副局长王硕同志、廊坊市招商和投促服务中心主任薛良同志、市工信局信息产业科科长贾智捷同志,参加今天发布会的还有来自中、省、市主要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们,欢迎大家。

  首先,请市发改委副主任何志胜同志就廊坊市先进算力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发布。

  发布人:廊坊市发改委副主任何志胜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首先,我代表市发改委对与会的新闻界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并通过你们向关注和支持我市算力产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年来,廊坊市依托区位优势,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机遇,大力发展以数据中心和智算中心为代表的先进算力产业,算力产业呈现集聚发展、链式发展态势。早在2009年,当“大数据”概念还未广为人知之时,我市就先行先试、抢先布局,在河北省率先启动数据中心建设,此后相继汇聚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华为、万国数据、世纪互联、浩云长盛等一批头部企业,先后建成了润泽国际信息港、华为云数据中心、中国联通华北基地等一批数据中心。随着ChatGPT和Sora大模型的问世,智能算力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我市传统数据中心项目纷纷向智算中心转型,目前,全市共投运标准机柜32.6万架,平均PUE值达1.28。9月26日,在郑州召开的中国算力大会上,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综合算力指数(2024年)》报告中,在全国302个拥有算力中心的地级行政区中,我市城市算力分指数名列首位。

  一是顶层设计路径清晰,政策引导持续发力。今年5月,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算力布局 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强与京津对接合作,支持我市加速融入京津冀蒙算力走廊,为廊坊积蓄算力势能奠定基础。制定印发了《廊坊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聚焦电子核心、信息技术服务、人工智能、空天信息、数字创意5个重点领域,提出发展目标,明确发展路径,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壮大。优惠政策上,在全省率先出台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措施,拿出1000万元人工智能“算力券”支持行业发展,今年已成功吸引9家初创企业来廊发展业务,创新融合业务覆盖交通、能源、医疗、应急等多个领域。

  二是项目建设全面提速,算力质效不断提升。近年来,我市积极抢占算力产业发展先机,全力推动65个算力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实施,总投资1811.76亿元。截至目前,全市已投运(部分投运)算力产业项目32个;润泽人工智能应用中心、中鼎云数字产业基地、海中信绿色云计算基地等21个在建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商汤科技人工智能云服务产业基地、康云新一代算力平台等12个拟建项目正在加速落地实施。为进一步提升算力质效,发展绿色算力、低碳算力,我市聚焦数据中心节能降碳,从项目招引到落地投运,精准服务严格把关,组织召开数据中心企业服务对接会,为全面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拿出行业解决方案,推动全市算力产业绿色发展。

  三是集群发展效应初显,产业生态加快构建。基于雄厚的数据基础和京津广大的市场规模,我市超前谋划、主动作为。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入选河北省9个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之一。廊坊开发区“人工智能产业园”挂牌成立,依托全市算力资源比较优势,为低时延业务场景提供更多发展空间。廊坊开发区、安次区、广阳区、三河市等算力条件较好的区域集聚了一批算力产业上下游企业,成功聚引百信、联泰等硬件制造企业及华通科技、河北志晟等20余家行业应用服务和解决方案提供商,产业融合发展生态加快构建。

  四是算力潜力持续释放,应用场景不断丰富。依托我市算力资源优势,为新奥新智、诺道医疗等本土企业和北京交通大学、中国人民警察大学等高校在能源、医药、轨道检测、智慧消防等领域大模型和科研创新孵化提供算力服务。在省科技厅2024年河北省场景创新大赛上,我市在先进算力领域取得一等奖1个,二等奖7个和三等奖8个的佳绩。依托算力基础,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着力打造“幸福廊坊”,通过打破数字壁垒、消除数字鸿沟,不断唱响“幸福廊坊”品牌,着力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发挥人工智能创新引领作用,围绕算力强基、生态育优、AI赋能、技术攻关四个方面持续发力:

  一是实施算力基础设施强基行动。深入推进算力区域协同发展,积极融入京津冀蒙算力供给走廊,打造智能算力集聚区,为京津冀产业、科研成果孵化转化提供有效支撑。加快推进存量算力中心改造升级,支持“老旧小散”或年均PUE高于1.5的算力中心迁移整合,引导全市算力中心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强能源供应保障升级,完善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光伏、储能等创新技术应用,提升清洁能源利用率。

  二是实施产业生态育优行动。加快推进润泽人工智能应用中心、中鼎云数字产业基地等21个算力产业项目建设。加强以“算”招商,制定算力招商工作方案,明确招商目标企业清单,通过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招引头部企业或功能板块落户我市。发挥政策撬动作用,持续发放人工智能“算力券”,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吸引更多企业、科研院所、研究团队来廊发展。搭建人工智能产业平台,定期举办学术研讨会、技术成果分享会、产业发展论坛等活动,加强上下游企业在算力技术研发、应用场景拓展、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打造人工智能算力产业生态高地。

  三是实施人工智能赋能行动。深入实施数据要素X行动计划,加强高质量数据归集处理,发挥乘数效应,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围绕全市“2+5+21”现代化产业体系,梳理产业现状和发展需求,组织模型公司、软件企业挖掘高价值应用场景,探索方案可行路径,引入具有行业大模型能力的头部企业,通过模型推理训练,赋能传统产业数智化转型。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依托先进算力及人工智能技术,探索建设城市“智慧大脑”,打造AI+物流、AI+农业、AI+教育、AI+医疗、AI+文旅等多领域应用场景。

  四是实施关键技术攻坚行动。加快推进算力技术创新,依托京津优质科研资源、人才资源,推动河北省算力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加强本地人才培养和储备,鼓励本地院校增设人工智能、数据标记等专业,联合头部企业、科研院所共同培养数智人才,加大新兴产业人才供给力度。聚焦算力、算法、数据等方面关键技术,积极申报国家和省人工智能领域重大科技专项,鼓励域内企业、团队等参加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省科技厅创新应用场景大赛等赛事,主动对接服务,吸纳优秀科技成果孵化转化,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动力。

  发布完毕,谢谢大家!

[1]  [2]  下一页  尾页

关键词
责任编辑:祝雪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