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交出“十四五”高质量发展亮眼成绩单
来源: 长城网  祝雪娟
2025-11-15 06:44:00
分享: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祝雪娟)11月9日,廊坊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成果廊坊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廊坊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专场,介绍“十四五”时期廊坊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成就。回望这五年,廊坊市唱响“三全一上”主旋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经济社会发展答卷。

新闻发布会现场。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祝雪娟 摄

  经济综合实力实现跨越提升

  “十四五”以来,廊坊市经济总量持续攀升,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904.6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19.5%。

  创新发展底色更足,2024年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2件,是“十三五”末的2.8倍,县域科技创新能力得分已连续6年居全省首位。

  居民收入更加殷实,2024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998元,较“十三五”末增长28%,总量保持全省第2位。

  安全根基更加稳固,全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2024年粮食总产量增至30.6亿斤,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00万吨标准煤,较“十三五”末实现翻番。

  京津冀协同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廊坊市北三县与北京市通州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与北京方面连续六年共同举办项目推介洽谈会,累计签约合作项目和事项273个,北京城市副中心一体化办事大厅在北三县实现全覆盖。

  临空经济区建设发展势头强劲。创新成立北方第一个、全国第二个跨境电商“三中心”,全国首个跨省级行政区划的综合保税区全域封关运行,全国唯一跨省建设的区港联络道全线贯通。累计注册企业突破7000家,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千亿元。

  南部县(市)与雄安新区联动发展扎实推进。布局形成绝热节能材料、航空航天装备等13个外围制造基地,营业收入超2000亿元。与北京市通州区、天津市武清区共同签署合作协议,联合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新高地,推动“通武廊”一体化发展迈上新台阶。

  高质量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廊坊市建立“七个项目库”管理平台,对项目从招商引资到落地投产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截至2024年,该市固定资产投资较“十三五”末增长21.7%,累计实施省市重点项目1756项、完成投资2666亿元。

  着力激发市场消费潜能。打造多元消费场景,成功入选全国第四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梦廊坊国际戏剧公园、金钥匙国际家具汇展中心2个场景入选全国消费新场景典型案例。截至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长18.6%,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年均增速达到8.1%,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持续增强。

  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廊坊市现代商贸物流、电子信息两大主导产业提速突破。历史性开通了“零补贴”中欧班列、中亚班列,打通了“中吉乌”多式联运新通道,成功获批国家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电子信息产业攀高向新,2024年营收突破700亿元、规模全省第2位。前瞻布局人工智能产业新赛道,创建国家绿色数据中心数量领跑全省,城市算力分指数连续两年排名全国第1。

  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文旅康养、食品和现代农业五大重点产业加快发展。36家装备制造企业荣获省级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全国首家空天信息县域应用创新基地揭牌成立。2024年京津在廊坊养老人数突破12万人。

  27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规模不断壮大。截至2024年,累计汇聚中小企业近2万家,实现营收近4000亿元。

  市场动力活力有效激发释放

  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圆满完成,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加快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营商环境水平不断提升。“双盲”评审全面推行,“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见效,京津冀政务服务一体化改革样本入选中国地方改革案例,“走访解促”倾心助企纾困解难。

  开放平台能级显著增强。11个省级以上开发区优化整合,已形成“一县一区、一区多园”的集约化发展格局。高水平筹办廊坊经洽会等重点展会活动248场,城市名片持续叫响。

  外向型经济势头向上向好。“十四五”以来,有进出口实绩企业由1072家增长至1608家,外贸进出口年均增长8.9%,实际使用外资总量连续4年位居全省第1。

  生态文明建设绘就新篇章

  生态环境品质持续提升。优良天数比率、PM2.5浓度等空气质量指标均较“十三五”末实现大幅改善,8条河流获评全省首批“幸福河湖”,累计完成造林面积6.1万亩、营林面积67.6万亩。

  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建立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大力发展园区循环经济,全面推进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

  城乡环境风貌焕彩升新。持续推进城市路网优化、夜景亮化提升、棚户区改造等一系列市政工程建设。集中连片创建和美乡村535个,改造农村厕所8.9万座,一幅“城市有品位、乡村有韵味”的和美画卷徐徐铺展。

  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

  民生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十四五”以来,廊坊财政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始终稳定在80%以上;城镇累计新增就业29.56万人,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始终保持全省前列;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低保、特困等社会救助标准全省领先。

  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新改扩建中小学校、幼儿园211个,累计增加学位超12万个。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现全覆盖,“十四五”以来人均预期寿命领跑全省。

  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重点领域风险精准防范化解,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持续健全,平安廊坊建设成果不断夯实。

关键词
责任编辑:祝雪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