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2025年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新闻发布会
来源: 长城网  郝军生
2025-08-15 11:40:00
分享: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张伟)8月14日,廊坊市召开“2025年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新闻发布会,以下是发布会实录:

  主持人:廊坊市委宣传部对外交流与新闻发布科 李智博

  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们、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本场发布会的主题是介绍2025年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有关内容,并就相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嘉宾有市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樊颖同志,市中院民四庭审判庭庭长杨帆同志。参加今天发布会的还有来自省、市主要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们,欢迎大家!

  首先,请市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樊颖同志进行发布。

  发布人:廊坊市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樊颖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好:

  下面我就廊坊市中级人民法院加强生态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及相关案件审判工作的情况作一下具体介绍。

  一、坚定政治站位,始终聚焦主责主业

  廊坊中院依法加强环境资源审判工作,努力实现办案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有机统一,司法服务市域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2024年,全市审理环境资源类案件111件,其中刑事69件、民事42件。2025年以来,审理了40件,其中刑事23件、民事案件17件。有力打击了涉环境资源类的犯罪,有效化解了涉环境资源类的民事纠纷。

  二、明确职能定位,深入推进专业化审判

  廊坊地处京津之间,在拱卫首都环境安全、建设京津冀生态之城中承担着特殊责任。廊坊的区位、资源及经济发展特点,对我市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廊坊市委明确提出,提“气质”、净“水质”、优“土质”,确保经济发展和污染防治“两手抓、两手硬”,让廊坊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廊坊法院进一步发挥审判职能,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司法保障,提高环境资源类案件的审判质效,全面落实环境资源案件“三合一”审判,积极推进区域内若干基层法院集中管辖环境资源案件的改革。

  三、主动协调配合,推动工作多方联动

  1、2023年6月,市中院与市人民检察院等八部门联合签署《关于加强廊坊市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处置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建立完善了生态环境保护案件会商研讨机制、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案件执行联动机制和联合发布机制。

  2、2023年6月5日,发布《环境资源审判白皮书》,通报全市法院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成果。

  3、2024年4月,市中院与市人民检察院等八部门联合协商签署了《关于司法助力河长制落实协同机制实施意见(试行)》,充分发挥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同频共振作用,形成河流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保护的合力。

  4、2024年6月,香河法院与京津等五家法院联合签署了《加强大运河保护司法协作框架协议》,确定跨区域诉讼服务协作、环资审判协作、联合开展保护大运河社会行动示范等机制、事项。

  5、2024年10月,香河法院与京津等七家法院联合签署了《潮白河流域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协作备忘录》,就共同加强潮白河流域各法院之间审判业务协作、加强审判团队建设、建立审判信息共享机制等进行了明确,建立健全了潮白河全流域的京津冀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工作协调联动机制。

  6、2025年5月,香河法院组织召开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协调处置会议,对《关于加强香河县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协调处置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进行了讨论。

  四、坚持最严法治,多方加强司法保护

  1、刑事审判:我们始终保持对各类破坏生态环境犯罪行为的高压态势,对污染环境、非法采矿、非法捕捞水产品等案件依法从严惩处。通过严厉的刑事制裁,有效遏制此类犯罪的发生,切实维护生态环境安全和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秩序。

  2、民事审判:民事审判侧重于保障受害者权益与生态环境修复。我们依据民法典的绿色原则和相关法律规定,严格落实侵权责任,确保受损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恢复,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对生态环境权益的有力保护。

  3、行政审判:通过依法判决纠正不当行政行为,既维护法律的公正权威,又促使行政机关提升执法水平,严格依法履行生态环境保护监管职责,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公众参与的生态环境治理格局,为生态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五、强化思想武装,持续加大宣传力度

  加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既应治已病,更要治未病,廊坊两级法院牢牢把握宣传的主动性,最大程度延伸生态司法的社会效应,在依法办理好环资类案件的同时,注重多渠道多层次加强宣传,切实引导形成全社会关注环境资源保护的共识。廊坊中院通过发布《环境资源审判白皮书》并召开新闻发布会形式,通报全市法院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成果。还在诉讼服务大厅、官方网站、微信、微博发布生态环境典型案例。在“6·5世界环境日”“12·4宪法宣传日”“8·15全国生态日”等时间节点,深入社区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宣传,讲好环境资源审判“小故事”,阐释生态保护“大道理”,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批、教化一方”的良好社会效果。具体案件审判中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观摩旁听,加大司法公开力度,回应社会各界参与环境保护意愿,并以庭审直播、集中宣判、动漫说法等多形式、宽领域、高覆盖率的宣传方式,不断提升环境资源审判案件的办案效果,扩大公众参与度。

  六、正视挑战,多措并举提升司法能力

  在加强生态环境资源司法保护的征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环境资源案件专业性强,涉及复杂的科学技术问题,对法官的专业知识储备提出了更高要求;生态环境修复的评估和执行缺乏统一标准,实践中存在一定难度;跨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区域间司法协作有待进一步加强等。对此,我们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应对。一是加强法官队伍的专业培训,打造一支过硬的环境资源审判专业队伍。二是推动建立生态环境修复评估标准体系,确保生态环境修复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三是深化跨区域司法协作,与周边地区法院建立常态化的沟通协调机制,在案件管辖、调查取证、执行等方面加强协作,打破行政区域壁垒,实现生态环境的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我们将始终牢记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初心使命,不断提升司法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和有力的举措,全面加强生态环境资源司法保护,为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法治力量!

  谢谢大家!

  主持人:廊坊市委宣传部对外交流与新闻发布科 李智博

  感谢樊院长。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需要提问的记者朋友举手示意并通报所在媒体。

  问:我是廊坊日报的记者,针对廊坊法院涉环境资源类案件 “三合一综合审判”,请问可以具体介绍一下吗?

  主持人:廊坊市委宣传部对外交流与新闻发布科 李智博

  请杨庭长回答。

  廊坊市中级人民法院民四庭庭长杨帆:涉环境资源类案件“三合一”审判机制,是指涉环境资源类的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交由专门审判机构(包括环境资源审判庭、专业合议庭或者审判团队、专业人民法庭或者巡回法庭)统一审理。“三合一审判”作为一项环资审判机制改革,实质上是通过对法院内部审判资源与案件资源的重新整合,以及对案件管辖格局进行局部调整。从而达到提高审判质效、提升执法能力等效果。

  主持人:廊坊市委宣传部对外交流与新闻发布科 李智博

  感谢杨庭长,下面请继续提问。

  问:我是廊坊电视台的记者,关于涉环境资源类案件“集中管辖”,请问具体情况及重要意义是什么吗?

  主持人:廊坊市委宣传部对外交流与新闻发布科 李智博

  继续请杨庭长回答。

  廊坊市中级人民法院民四庭庭长杨帆:涉环境资源类一审案件集中管辖,就是把廊坊辖区的涉环境资源类一审刑事、民事、行政案件集中到部分法院集中审理。集中管辖的意义在于:一是促进生态环境整体性保护,在打破行政区划限制的同时,能够做到统筹协调区域保护,统一协调环境资源案件审判,共同应对区域内的生态环境问题,实现区域生态环境的协同治理;二是提升涉环资案件的审判质效,不仅有利于统一审判理念、法律适用和裁判尺度,更能减少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和时间成本,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案件的审理效率,及时解决环境资源纠纷,避免环境损害的进一步扩大;三是推进环资审判专门化,通过集中管辖,将环境资源类案件集中到特定的法院或审判机构,吸引和集中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法官、审判辅助人员和司法技术人员,形成专业的审判队伍,提高环资审判的专业化水平。

  主持人:廊坊市委宣传部对外交流与新闻发布科 李智博

  感谢杨庭长。由于时间关系回答记者提问就到这里,感谢两位嘉宾的发布和答问,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关注。本次发布会的有关资料将于会后发送到廊坊市新闻发布的指定邮箱,请大家自行下载。

  本场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关键词
责任编辑:祝雪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