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花灯要不要?霸州胜芳把浪漫营造。京津冀游客已到达,逛灯的快乐一路稳拿。
胜芳花灯从明朝中叶就有了?可不是嘛,数百年传承!咱不是夸,还真得是它。
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土里长的,水里游的,梦里想的。胜芳都能给整出来。只有原生态?不不不,还有高科技含量的现代派。2008年,胜芳灯会还入选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抓紧走几步,街上卖灯的是一处接一处。
在胜芳,元宵节有买灯送灯的习俗,娘家给出嫁的姑娘买灯。《胜芳文史资料汇编》里有这么一句话,“头年的鸭子,二年的瓜,三年小车拉。”啥意思?咱接着看!
“第一年送鸭子灯,鸭子,‘压子’谐音,压一个大胖儿子,盼着早生贵子。第二年送西瓜灯,瓜熟蒂落。第三年送小车灯,孩子拉小车满屋跑,其乐融融,也是一种金银满车的祝愿。”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胜芳灯会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牛俊启介绍。
传统元宵习俗就这么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了。发现没,胜芳花灯有特色,水乡动植物排排坐。鸭子灯、河蟹灯、鱼灯、荷花灯……为啥都和水有关呢?民间流传“南有苏杭,北有胜芳”。对喽,胜芳曾经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水旱码头,水可是文化基因、精髓所在。
热闹不能停,惊喜可还行?巡游、花会、高跷、舞龙都来撑场子,欢乐元宵闹起来。想大饱眼福的,想非遗过节的,你懂的,胜芳都给你。
文 案:冯立华
出 镜:冯立华
摄 像:张 航 张 伟
后 期:张 航 冯立华
审 核:赵呈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