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2024年水污染防治工作新闻发布会
来源: 长城网  祝雪娟
2025-01-25 16:24:00
分享: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祝雪娟)1月24日,记者从廊坊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2024年水污染防治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廊坊市围绕流域内河流水质改善和水环境安全,强化区域协同、定期会商、督办交办等一系列工作机制,压实责任、精准施策,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全市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人民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以下是发布会实录:

新闻发布会现场。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祝雪娟 摄

  主持人:廊坊市委宣传部对外交流与新闻发布科 李智博

  各位记者朋友们,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是介绍廊坊市2024年水污染防治工作情况,并就有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是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东林同志;廊坊市排水污染防治中心主任周海洋同志、市生态环境局土壤生态环境科科长刘东伟同志;参加今天发布会的还有来自省、市主要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们,欢迎大家!

  首先,请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东林同志进行新闻发布。

  发布人:廊坊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东林

  各位媒体朋友: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勠力同心,围绕流域内河流水质改善和水环境安全,强化区域协同、定期会商、督办交办等一系列工作机制,压实责任、精准施策,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全市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人民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我市2024年水生态环境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落实情况:

  一、水环境质量情况

  2024年,我市8条重点河流9个国考断面全部达到国家和省考核目标,其中2个断面水质为Ⅱ类,5个断面水质为Ⅲ类,2个断面水质为Ⅳ类,优良水体比例达到77.8%,高于考核目标22个百分点,较上年提升11个百分点,达到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潮白河吴村、北运河土门楼、永定河后沙窝村、大清河台头4个断面较目标实现提质升类。全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100%,全市入河排污口实现近年来首次100%达标。

  二、主要工作举措

  一是统筹推进重点流域治理。印发实施《廊坊市2024年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以水环境治理改善为核心,点面结合,系统推进重点流域综合治理。在国省考河流重要节点、汇入支流、生态环境敏感点设置水质监测点位,按月开展监测和水质分析,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沿河踏勘,现场开展帮扶指导,查找问题隐患,跟进整改进度。配套制定《廊坊市2024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方案》《廊坊市2024年白洋淀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要点》《廊坊市2024年汛期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廊坊市鲍邱河水质达标方案》《廊坊市永定河水质达标方案》等,全面推动各项重点工作落地落实,启动实施各类水生态环境保护工程32项,进一步助力域内水生态环境质量巩固提升。

  二是不断加强水源地保护。切实保障饮用水安全,组织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估和基础信息调查,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及长效管护,逐年印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方案,谋划实施廊坊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规范化填平补齐建设项目,全面提升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水平。

  三是积极推进美丽河湖创建。按照美丽河湖创建总体要求,根据生态环境部《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清单》,明确我市列入清单的“7+1”条美丽河湖建设时序,指导地方开展美丽河湖保护建设工作,积极争取、全力培育申报“美丽河湖”案例,2024年我市子牙河已通过省级美丽河湖初选。

  四是持续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是系统推进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基础工作,按照“有口皆查、应查尽查、不缺不漏”要求,扎实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截至2024年底,已完成146条河流排查整治工作,累计排查河湖岸线4510.23公里,共排查1117个入河排污口,均已填报“全国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信息化平台”,并通过部、省审核。

  五是不断强化联防联控。积极对接上游北京和下游天津等地,通过电话、工作群等方式共同研讨跨界河流水质、水量变化情况;在水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工作方面密切协作,建立了定期会商机制,2024年与天津市西青区、武清区共开展6次联防联控工作,避免上下游污染纠纷,实现流域协同共治。同时,加强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抓好汛期分析研判与处置,做好突发水污染事件应对,切实保障水生态环境安全。

  虽然我市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水污染防治工作形势依然严峻。2025年,我们会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提振信心、抢抓机遇、迎难而上,统筹发展与保护,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十五五”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好局、起好步、打好基础。

  我就介绍到这里,再次感谢媒体朋友的支持,也希望各位媒体朋友一如既往地关注、关心廊坊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共同讲好廊坊市生态环境保护故事。2025年春节将至,在这里,我谨代表廊坊市生态环境局,祝各位媒体朋友及家人新春快乐、幸福安康。

  谢谢大家!

  主持人:廊坊市委宣传部对外交流与新闻发布科 李智博

  感谢李局长的发布,下面进入媒体记者提问环节,请需要提问的记者朋友举手示意,并通报所在媒体。

  问:生态环境部令第35号《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自今年1月1日起施行,廊坊市将如何推动《管理办法》有效落实?

  主持人:廊坊市委宣传部对外交流与新闻发布科 李智博

  请廊坊市排水污染防治中心主任周海洋同志回答。

  廊坊市排水污染防治中心主任周海洋:您好,您的问题由我来回答。入河排污口作为污染物入河的最后一道关口,是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节点,加强和规范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对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具有重要作用。2024年10月生态环境部令第35号公布《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开展排污口设置审批和监督管理的任务要求,在摸清现有入河排污口底数基础上,为开展长效监管提供重要的政策依据和基本遵循。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的审批范围,我市依法依规做好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受理及审批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已审批入河排污口62个,登记入河排污口1117个。

  我市将严格落实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各项要求,修订《廊坊市入河排污口审批工作暂行规定》,进一步完善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制度,依法依规实施审批登记,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持续推动排污口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全市入河排污口长效监管工作机制,坚持监督管理与指导帮扶并重,推动《管理办法》落实落地。同时,鼓励社会公众、新闻媒体对入河排污口排污情况等进行监督,形成全社会共同监督、协同共治的良好局面。

  主持人:廊坊市委宣传部对外交流与新闻发布科 李智博

  感谢周主任,下面请继续提问。

  问:目前我市地下水环境质量情况如何?近年来我市是如何提升地下水环境质量的?

  主持人:廊坊市委宣传部对外交流与新闻发布科 李智博

  请市生态环境局土壤生态环境科科长刘东伟回答。

  廊坊市生态环境局土壤生态环境科科长刘东伟: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目前,国家在4个点位考核我市地下水环境质量,分别为:大厂回族自治县大厂镇芦庄村点位、安次区北史家务乡古县村点位、永清县工业园区点位、大城县里坦镇张远头村点位。近年来,我市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控地下水考核点位管理工作的通知》等系列文件,强化国控地下水点位监测井规范化建设,组织大厂回族自治县、安次区、永清县、大城县制定国考点位“一点一策”水质保持方案,采取针对性管护措施,保持水质稳定。“十四五”以来,通过生态环境部每年2次、省生态环境厅每年12次,及我市不定期对四个点位进行监测的数据来看,4个国控地下水考核点位水质均较基准年保持稳定,Ⅴ类水比例持续控制在25%,达到国家和河北省考核要求。

  主持人:廊坊市委宣传部对外交流与新闻发布科 李智博

  感谢刘科长。由于时间关系,回答记者提问就到这里。感谢两位嘉宾的发布和各位记者朋友的关注。本次新闻发布会的有关资料将于会后发送到廊坊市新闻发布的指定邮箱,请大家自行下载。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关键词
责任编辑:祝雪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