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祝雪娟)9月30日,廊坊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廊坊政务服务提质扩容新闻发布会,以下是发布会实录:
主持人:廊坊市委宣传部对外交流与新闻发布科 李智博
各位媒体朋友们、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本场新闻发布会的主题是介绍廊坊政务服务提质扩容的相关情况,并就有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嘉宾有:市行政审批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强同志;市行政审批局政务服务中心副主任金鑫同志、市行政审批局企业服务中心负责人曹天容同志。参加今天发布会的还有来自省、市主要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们,欢迎大家!
首先,请市行政审批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强同志进行发布。
发布人:廊坊市行政审批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强
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在这里与新老媒体朋友们见面。
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这次新闻发布会主要目的是,向各新闻媒体进、向全社会介绍我市政务服务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局坚持把深化改革、优化服务作为激发市场活力、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持续推动全系统服务效能的提升:
1.“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实落地。国务院部署的前三批“高效办成一件事”地方31个重点事项落地见效,这项改革以“一件事”导向,打破部门和层级间的壁垒,办事入口“一网申请”,通过数据互联互通,企业群众的平均跑办次数、办理环节、申报材料、办理时限压缩了65%以上。
2.“通武廊+雄安”政务服务区域通办全面贯通。去年以来,我市先后与雄安新区和天津市七个区签订合作协议,市域所有县(市、区)全部接入“云窗口”系统,政务服务“区域通办”已覆盖北京、天津、雄安、廊坊四地43个行政区划,全市通办事项达3380项,可办理北京政务服务事项8869项,天津939项,雄安1233项。截至目前,政务服务“区域通办”自助终端累计访问5万余次,办理各类事项2.3万余件,为全省京津冀协同发展树立了标杆。
3.信用建设保持全省前列。聚焦打造“诚信廊坊”品牌,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水平持续提升,近12个月,廊坊市综合平均信用指数为87.89,全省第3名。在第六届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上,我市《信用数据融合引领,执法创新赋能,着力打造有尺度更有温度的营商环境》获评第六届“新华信用杯”全国优秀案例。
4.“双盲”评审实现全覆盖。按照全省“双盲”评审改革提升专项行动部署安排,市本级及8个县(市)交易中心全部实现全省跨区域远程异地评标。2025年以来共完成“双盲”评审项目875个,总金额156.56亿元。
5.企业服务中心持续扩容。围绕我市2025年招商计划,聚焦“2+5+27”产业体系,纵深推进帮办、代办、陪办、上门办服务。自去年9月累计服务企业2400余次,100项高频事项完成智能导办系统建模。聚焦项目集中区、产业园、创业孵化基地等企业聚集区域,先后在广阳、安次、永清、开发区等县(市、区)挂牌成立11家驻企服务站;归集国家、省、市现行有效的法律、金融、税收等多领域涉企政策,依据企业需求精准推送;设立“驻乡镇(街道)指导站”,制作、发布政策解读微视频108期,有力破解乡镇、街道审批工作人员“能力断层、流程梗阻、响应滞后”三大瓶颈。
6.工程建设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在组织相关部门学习借鉴省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工程规划许可承诺制,简化分阶段办理施工许可、施工图分类审查等流程,进一步压减工程建设全链条审批耗时。落实数据共享交换标准3.0要求,进一步推进工程建设领域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大力推广“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67个项目应用“拿地即开工”;项目审批整体“耗时”较去年压缩39.6%。
7.“人工智能+政务服务”初见成效。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政务服务”轻量级小模型的本地化部署应用,逐步推动政务服务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与DeepSeek大模型已经对接,上线了智能问答与边聊边办服务模块,实现审批事项的智能交互问答与线上申报方式。
当前,我市政务服务领域已进入新发展阶段,社会公众对高效智能政务服务体验的需求与日俱增,对政务服务的期待已经从“有没有”,转变为“好不好”“快不快”。为进一步满足广大企业群众办事需求,全面提升我市政务服务水平,我局拟于10月9日将办公地址迁移至艺术大道618号。这次市政务服务中心整体迁址,不仅仅是简单的办公场所迁移或硬件设施的更新换代,更重要的是以此为契机全面驱动政务服务体系的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努力实现跨越式提升:
1.推陈出新,优化服务。借助新中心搬迁整合之机,我们以刀刃向内的改革精神,对我市政务服务事项进行了新一轮系统性梳理和流程优化。一是在功能规划上充分体现前瞻性与集成性,为“一站式服务”提供了空间保障。推进分厅整合和综窗改革。搬迁后进驻部门达到43个,可办理政务服务事项528项,实现“进一门、到一窗、办多事”。二是在设计运行理念上,力求打破传统的审批窗口模式,在企业服务和项目审批专区,采取去窗口化、去前台化,设置为洽谈式、陪伴式服务模式,变“面对面”问答为“肩并肩”办事,拉近服务对象和窗口人员距离,让政务服务更有“温度”。三是在服务体验上,新大厅全方位升级了智能化引导、无障碍设施、便民服务、人员专业化培训等。布设了32台智能终端设备,进一步优化线上服务功能,设置了7类特色服务专区,将显著提升办事便捷度。
2.科学配置,优化整合。全面整合服务职能,合理规划个人办事、企业服务、项目审批三大集成服务板块。一是将服务个人办事且需求量大的公安、不动产、公积金、社保、医保、交通等高频事项安排在主楼2-4和配楼1-2的低楼层,方便公众“即来即办”。二是将为企业、社团服务涉及的注册登记、准入准营、市场服务、社会事务等关联事项设置在主楼8-9层,方便企业“一窗通办”。三是将项目立项、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及水电气暖市政公共服务等相关联事项整合在10-11层,为工程建设项目提供全流程、全链条审批服务。
3.区域通办,协调联动。借助此次搬迁,我局将建成全省唯一的设区市级“京津冀一体化办事大厅”,与北京、天津、雄安新区联手打造“同质、同效、同标”的跨区域联动“政务圈”。新大厅将同步设置便民服务自助终端、企业服务一体化联办智能终端、音视频“云窗口”异地审批系统,通过审批业务远程“屏对屏”指导、申请材料异地“面对面”提交、审批结果送达“点对点”寄递,真正实现“通武廊”跨省办事由“三省(市)”变“一窗”,让企业和群众真切感受到政务服务新质生产力带来的全新体验。
4.服务集成,直达快享。一方面在新址一楼大厅设置企业增值服务区,整合部门及第三方资源,导入帮办代办、政策咨询、法律服务、人才服务、金融服务、办不成事反映六大服务板块。另一方面在主楼8楼打造企业孵化服务区,汇集重大项目VIP专区、营商活动专区、“一桌联办”会议室和共享会议室四部分,为有意投资我市的大企业、大项目提供专属定制的全生命周期“帮办、代办、陪办、上门办”服务。
下一步,我局将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安排部署,以更加坚定的政治自觉、更加精准有效的举措、更加拼搏实干的劲头,推动全市政务服务事业不断取得新突破、新进展,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也希望大家今后能够更多地关心和宣传廊坊的政务服务建设。
谢谢大家!
主持人:廊坊市委宣传部对外交流与新闻发布科 李智博
感谢赵局长。下面,进入媒体记者提问环节,请需要提问的记者朋友举手示意,并通报所在媒体。
问题1:请问此次政务服务中心搬迁新址,在事项进驻方面有哪些新的工作举措?
主持人:廊坊市委宣传部对外交流与新闻发布科 李智博
请金主任回答。
廊坊市行政审批局政务服务中心副主任金鑫:一是在进驻事项上,我们大力推进分厅整合工作。之前,群众办理不同业务可能需要前往多个分厅,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现在,我们将原本分散在各个分厅的业务进行集中整合,例如将涉企不动产登记、公积金提取、医保业务、人社业务、出入境业务统一纳入新的政务服务大厅,实现“进一扇门、办所有事” 。通过分厅整合,减少了群众跑腿次数,提高了办事效率,真正做到便民利民。二是积极推进综窗改革,这也是本次搬迁新址后的一大亮点。政务服务中心以满足企业和群众办事需求为导向,在审批局自身负责的企业开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各类许可证照“一窗通办”基础上,推动进驻的业务量较大的公安业务、不动产登记、住房公积金等实施“一窗通办”,打破了以往按部门设窗的传统模式,通过“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并联审批、一窗发证”,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比如,市公安局专门成立政务支队,实现户政、交管、治安、出入境、网络安全管理等多警种业务“一窗通办”;在不动产登记交易缴税综合服务窗口的基础上,升级了与水电气联动办理服务模式,办理不动产交易的同时,一并过户水、电、气;公积金存取、征信、贷款只进“一扇窗”,由过去的“来回跑”,变成只需跑一个窗口就可以完成所有办理事项,切实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主持人:廊坊市委宣传部对外交流与新闻发布科 李智博
感谢金主任,下面请继续提问。
问题2:您好,我们注意到我市企业服务中心近年来进行了一系列探索,请问中心开展了哪些创新工作来更好地服务企业?
主持人:廊坊市委宣传部对外交流与新闻发布科 李智博
请曹主任回答。
廊坊市行政审批局企业服务中心负责人曹天容:感谢提问。我市企业服务中心推行“四办”服务,通过设立窗口、热线并组建服务团队,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的帮办、代办、陪办、上门办服务,变“企业跑”为“专员跑”,极大提升了办事效率和企业体验;构建常态化政企联动机制,通过定期走访、专题座谈、电话回访等形式及时响应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各类诉求,确保企业呼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推动政策解读“可视化”,拍摄制作通俗易懂的政策解读“微视频”,让惠企政策从“纸上”走到“线上”,以生动直观的方式直达基层和企业,提升政策覆盖面和知晓度。
今年以来我们着力推进两项工作:一是创新打造“驻企服务站”。这是在中心高标准运行基础上的服务触角再延伸。在产业园区、写字楼等企业聚集区科学选址,悬挂统一铭牌,企业扫描二维码或拨打热线即可直连市、县两级服务专员,足不出户(园) 即可享受“全生命周期”服务及金融、法律等增值服务,真正构建起“家门口的政务服务生态圈”。二是创新设立“驻乡(镇、街道)指导站”。聚焦基层政务服务提质,提供全流程业务指导、政策解读和人员培训。编制业务指导手册,制作政策微视频,开展“线上+线下”融合培训,并建立“乡镇-县区-市级”三级问题处置机制,高效解决各类审批难题。通过内外协作和常态化反馈,持续优化服务,助力基层政务服务工作规范、高效运行,实现“小事不出乡、办事更便捷”。
主持人:廊坊市委宣传部对外交流与新闻发布科 李智博
感谢曹主任,由于时间关系回答记者提问就到这里,感谢各位嘉宾的详实发布和答问,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关注。本次发布会的有关资料将于会后发送到廊坊市新闻发布的指定邮箱,请大家自行下载。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