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 “预防惩治未成年人犯罪 以法护航健康成长” 新闻发布会
来源: 长城网  祝雪娟
2024-12-26 20:17:00
分享: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祝雪娟)12月26日,廊坊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廊坊市人民检察院“预防惩治未成年人犯罪 以法护航健康成长”新闻发布会,以下是发布会实录:

新闻发布会现场。

  主持人:廊坊市委宣传部对外交流与新闻发布科 李智博

  各位记者朋友们,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本场新闻发布会的主题是通报廊坊市检察机关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主要情况,并就有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嘉宾是廊坊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宋君义和廊坊市人民检察院第八检察部主任卢存各,参加今天发布会的还有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们,欢迎大家!

  首先请廊坊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宋君义同志进行发布。

  发布人:廊坊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宋君义

  尊敬的各位媒体朋友、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非常欢迎和感谢各位新闻媒体朋友前来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首先,衷心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新时代新征程,全社会更加关心未成年人的全面健康成长,人民群众对涉未成年人案件极为关注,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不断提出新要求、新期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预防和治理未成年人犯罪为重点,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既是检察机关的重要职责,也是及时有效回应社会关切的必然要求。

  今年以来,在市检察院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下,全市两级检察机关扎实落实“预防就是保护,惩治也是挽救”工作理念,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在加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健全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矫治体系,构建未成年人犯罪综合治理大格局,全面提升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和犯罪防治工作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步。下面我向大家通报2024年以来廊坊市检察机关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开展情况。

  一、加强协调联动,构建多元化综合保护大格局

  预防和治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建立强有力的统筹协调机制,由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协同治理。2024年6月,市检察院积极向市委、市政府和市委政法委领导请示汇报,牵头推动建立廊坊市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联席会议机制,联席会议涵盖市委政法委、市法院、市公安局、市民政局等16家单位,办公室设在市检察院。联席会议机制建立以来,各成员单位凝聚共识,协同发力,扎实推进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有效遏制了未成年人犯罪高发态势。

  二、聚焦重点难点,建立全方位犯罪预防矫治体系

  (一)瞄准“三类人员”加强重点人群包联

  未成年人保护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检察机关把握未成年人犯罪由“小错”滑向“罪错”的发生发展规律,推动建立以不良行为、一般违法行为、严重违法行为为区分的梯次分级干预工作机制,督促教育、公安部门加强未成年人重点人群中“三类人员”的筛查干预,靶向发力重点管控,在以学校老师、辖区民警为主要包联责任人的基础上,增加综治网格员、妇联、团委工作人员等作为包联责任人,通过组建共同包联小组,落实定期查访、谈心谈话等工作,确保包联措施精准有效。

     (二)围绕“三类空间”抓实重点领域治理

  为筑牢未成年人保护防线,深化对未成年人犯罪源头的预防治理,全市检察机关持续加强分域防控监管治理力度,细化监管治理措施,压实公安、市场监管、教育等职能部门和乡镇政府等基层工作责任,加强重点整治、开展深入治理、强化长效治理,确保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重点行业“三类空间”分域防控到位。全市目前已摸排划定重点区域12个、重点场所224个、重点行业9类,通过增设监控安保设施、增加派驻民警和安保人员、增设警务站、建立巡查机制等措施,构建综合防控体系。

  (三)依托专项活动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为切实有效防治未成年人盗窃犯罪,全市两级检察机关督促公安机关、教育部门开展深化预防未成年人盗窃犯罪工作,对中学生集中进行反盗窃法治宣传教育,促进中学生心怀法律敬畏,远离盗窃犯罪。针对小区居民、沿街门店进行防盗提示,协调联通、移动、电信等运营商向广大民众开展防盗宣传,不断加强夜间巡逻力度,营造防范盗窃违法犯罪的浓厚氛围。全市共对中学生开展反盗窃法治宣传教育200余次,覆盖学生近36万人次,共在500余个小区、4000余个沿街门店、800余个街道办事处及物业公司等单位张贴防盗提示1万余张,向群众发送防盗窃提示短信20余万条,向司机发送谨防“拉车门”盗窃短信5万余条,400余个小区全面加强夜间巡逻。

  三、聚焦“三个阵地”,建设多层次矫治教育平台

  未成年人罪错程度不一样,违法犯罪原因十分复杂。依托专门学校、观护基地、家庭教育指导站“三个阵地”,检察机关助推完善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分类干预体系,不断增强预防和教育矫治工作成效。

  (一)全力推动专门学校建设

  专门学校作为对严重违法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和矫治的专门场所,是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在市委、市政府、市委政法委的统筹协调下,成立专门学校工作专班,市检察院与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司法局等成员单位充分发挥职能,协同发力,推动廊坊市专门学校于12月20日正式投入使用。

  (二)积极强化社会观护基地效能

  充分考虑罪错未成年人顺利回归社会的需要,吸纳社工力量开展未成年人观护基地项目,通过心理辅导、行为矫正、职业技能培训等专业帮教服务,搭建帮教教育、跟踪考察和不良行为矫正的社会平台,提高未成年人社会矫正效果。目前,全市共挂牌成立未成年人社会观护基地12个,积极与相关部门对接,实现对未成年人开展社会观护教育的全覆盖。

  (三)全面加强家庭教育指导站建设

  充分发挥家庭教育指导站辐射作用,检察机关会同民政、妇联等部门推动建设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导站165个,推动实现乡镇家庭教育指导站设置全覆盖,形成对乡镇、社区区域范围内的重点未成年人的包联网格体系。引入社工、心理咨询师等专业力量,强化涉案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通过检察官座谈、心理老师辅导、社工介入帮助改善亲子关系,有效提升了涉案未成年人监护人的监护教育能力。

  四、抓实法治宣传,筑牢全社会弘扬保护理念

  普法是最好的预防,预防是最好的保护。全市两级检察机关持之以恒抓法治宣传,不断扩大普法对象覆盖面,推动法治教育活动针对性、常态化开展。

  (一)依托未检品牌,全方位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防治未成年人犯罪,需要全社会形成合力。市检察院着力打造“爱佑未”廊坊未检品牌,优化未成年人检察文化产品,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完善检校合作和校园普法的长效机制,检察院领导干部带头担任法治副校长,实现进校园普法宣传常态化。开展“菜单式”法治教育,加强法治教育课程研发工作,围绕预防校园欺凌、防范信息网络诈骗、网络保护等主题,制作主题精品课程和微视频、微动漫,录制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公开课,通过典型案例以案释法,生动传播法律知识。

  (二)依托专业团队,实现中等教育法治宣讲全覆盖

  6月20日暑假放假之前,“爱佑未”法治宣讲团队集中开展对中学生的法治教育活动,实现暑假前初中、高中、职业技术等多所学校全覆盖,共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72场,覆盖学校64所,受众师生达6万余人次,发放宣传册3000余册。9月开学季,全市两级检察机关法治副校长联合法院、公安、司法行政部门配合教育部门集中开展法治教育,讲好开学第一课,实现全市所有中学、职业学校法治教育工作全覆盖,564名“检察官+法官+公安干警+律师”组成的宣讲团队,共走进233所中学开展法治宣讲,惠及学生近38万人次。

  依托多方合作,合力共筑未成年人保护同心圆

  “六一国际儿童节”之际,检察机关积极举办“检教同行,共护成长”检察开放日活动。邀请部分全国、省、市、县人大代表、省市县政协委员,以及教育局、妇联、公安局、团委、民政局、关工委等相关部门主要领导和社会各界代表185人参加,共开展普法讲座、参观法治走廊等宣传活动29场,发放宣传手册1007册。市检察院于5月28日组织开展检察开放日座谈活动,与会人员就如何做实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加强多方协作、提升综合保护质效等方面听取意见建议。

  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既是人心所向、时代之需,也是推进“中国之治”的应有之义、应尽之责。市检察院将坚持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积极履职担当,践行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促推“六大保护”融通发力,用心用情做好新时代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以法治之光照亮未成年人的成长之路。

[1]  [2]  下一页  尾页

关键词
责任编辑:祝雪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