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五个聚焦 谱写新时代双拥工作新篇章”廊坊市双拥工作新闻发布会
来源: 长城网  祝雪娟
2024-12-24 16:44:00
分享: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祝雪娟)12月24日,记者从廊坊市人民政府新闻发布会举行的“立足五个聚焦 谱写新时代双拥工作新篇章”双拥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廊坊市坚持把双拥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不断强化军地“一盘棋”理念,以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为目标,立足五个聚焦,攻难点、创特色、谋发展,谱写出了新时代双拥工作新篇章。廊坊市连续7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8次荣获“省级双拥模范城”称号。以下是发布会实录:

新闻发布会现场。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祝雪娟 摄

  主持人:廊坊市委宣传部对外交流与新闻发布科 李智博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好!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为及时总结我市双拥工作经验,积极探索新时代双拥工作新路径,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支持廊坊市双拥工作,更好地将我市双拥工作持续引向深入,营造更加浓厚的双拥氛围,特举办本次新闻发布会,对廊坊市双拥工作的开展情况以及取得成效进行发布,并就有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廊坊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许振海;廊坊市退役军人双拥科负责人高峥。参加今天发布会的还有来自中、省、市主要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们,欢迎大家!

  首先,请廊坊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许振海就廊坊市双拥工作的开展情况以及取得成效进行发布。

  发布人:廊坊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许振海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廊坊市双拥工作新闻发布会。在此,我向为国防事业做出无私奉献的军人、军属、退役军人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向长期以来,一直热情关心和支持廊坊“双拥”工作的媒体朋友们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年来,廊坊各级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坚持把双拥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不断强化军地“一盘棋”理念,以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为目标,立足五个聚焦,攻难点、创特色、谋发展,谱写出了新时代双拥工作新篇章。廊坊市连续7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8次荣获“省级双拥模范城”称号。

  一、聚焦备战打仗,始终把拥军支前挺在前。部队备战打仗,地方服务备战打仗。市县两级党政一把手亲自抓拥军支前工作,每年亲自主持召开议军会、军地联席会,市县两级四套班子领导每年八一春节都亲自慰问驻地部队官兵,狠抓互办实事的“双清单”制度,四年来,军地累计互办实事593件,其中地方为驻军办实事441件。四年来市县级累计投入14亿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扎实推进支持部队练兵备战各项工作。常态化开展“助力强军·服务国防”关爱部队基层官兵万里行活动,驻廊部队走到哪里练兵,廊坊市拥军志愿服务队就跟到哪里慰问支前,市双拥办主要负责同志带领拥军志愿服务队,先后10次亲赴新疆、西藏、福建、陕西等地,慰问外出驻训部队官兵,送去慰问物资近百万元。认真开展情系边海防官兵活动,出资40余万元为边防官兵寄送了慰问礼包2000余件。城连共建工作深入推进,市政府投入资金500万元,为西藏阿里边防共建连队建设了文化长廊、更换了取暖锅炉、添置了洗衣设备,改善了边防官兵生活设施。拥军志愿服务队,带着23万元物资,亲赴海拔5166米边防哨所慰问官兵,并亲赴贵州、宁夏、甘肃、青海慰问五名困难边防战士家属,分别送去1万元慰问金,带去了共建城市人民对边防战士和家属的崇高敬意。共建连队所在团首长和边防战士先后3次来廊坊互访,进一步增进了城连军民感情。开展了“红心向党系边防·我为戍边战士送祝福”“纪念双拥运动80周年暨聚焦服务练兵备战同谱军民团结新章双拥系列活动”,大力弘扬人民子弟兵卫国戍边的忠诚担当精神,人民拥军支前的社会氛围进一步浓厚,驻廊部队官兵和边防官兵卫国戍边的决心更加坚定。

  二、聚焦官兵“三后”,倾力解决军人军属急难愁盼。部队官兵保家卫国,我们为军人守护家园。廊坊市紧盯军人军属所需、所想、所盼,解决官兵安置后路,创新推进随军、随调家属就业安置 、军人子女优待工作,为稳定“后院”、照顾“后代”、安置“后路”提供全方位服务,让官兵心无旁骛谋打赢,让军人在前方没有后顾之忧。随军家属、随调家属实行岗位对等安置。对随军、随调前为公务员、事业编制、国企的随军家属、随调家属,做到100%安置到对等岗位单位;实行了随军家属定额事业编制岗位招聘,10余名随军家属通过定岗招聘得到了事业编制工作;随军未就业家属每月发放700元生活补贴,补贴标准全省最高;四年来,召开随军未就业家属招聘会20余场次,推荐百余名家属上岗。推行了“六个一”尊崇安置法,“阳光安置”深入民心。通过举办返乡报到迎接仪式、待安置期定岗实习、选岗前召开岗位说明会、选岗后“一把手”统一送至用人单位、上岗后定期回访等方式,实现了移交安置“全链条服务”,每年为军转干部和退役士兵提供的各类安置计划岗位数量均在当年接收安置人数的2倍以上,为军转干部提供的本地安置岗位均为机关行政编制,退役士兵均为全额事业单位编制,部队、接收单位和退役军人安置满意率均为100%。

  三、聚焦拥军优属,各项优惠优待落实落地。社会化拥军已经成为廊坊各地新时代双拥浪潮中一道独特风景。各地连续5年开展了“百城万店拥军行”活动,拥军企业单位涉及医疗卫生、酒店住宿、餐饮服务、电子商务、教育培训、商超零售等20多个行业,爱国拥军蔚然成风。市县两级退役军人事务局先后与中国电信、工商银行、邮储银行、廊坊银行、中国石油、人保财险、汽车协会、广安医院、霸州红十字医院、苏宁易购、壹佰剧院、霞光集团等几十家企业、社会组织签订了拥军优抚合作协议。全市目前拥有11个爱国拥军联合会,100余支爱国拥军志愿服务队、2000余家企事业单位做出拥军承诺,累计让利金额500余万元,做到了将拥军标识亮出来、优惠措施挂起来、拥军承诺真兑现。打造了一批优秀拥军品牌,形成了“千店优惠、百业拥军”的新格局。常态化推进专场招聘会、职业技能培训、免费贴息贷款等工作。四年来,廊坊市先后举办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150余场次,提供就业岗位8万余个,达成就业意向7000余人次;开展适应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参训人员5000余人次,培训率100%;开展创业项目推介、创业创新交流活动,为退役军人发放创业贷款500余万元,切实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铺平道路。全市11个退役军人关爱基金会常态化对困难退役军人、优抚对象和烈士家属开展帮扶解困工作,累计帮扶救助困难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476人次,累计发放救助金174万元,发放慰问品价值18万元,让他们切实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退役军人幸福感满满。各项优先优待、减免措施落实落地。全市2000多个公共服务窗口单位均设置“军人、退役军人”优先优待标识,市管高速收费站点均设立“军车免费通行”标识,公共收费停车场全部实行军车免费停车。30余家博物馆、公园、旅游景点对军人、退役军人免费开放。

  四、聚焦尊重尊崇,全民拥军社会氛围走深走实。围绕“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的工作目标,深入实施了“万名老班长工程”,在全市设立了3709个“老班长工作室”,遴选1.1万余名“老班长”,围绕宣讲国家政策、传承红色基因、助力文明创建等10个方面开展常态化志愿服务,“老班长”志愿服务品牌在全省乃至全国逐步叫响。“老班长红色宣讲团”深入开展“六进”活动,累计宣讲480余场次,累计受众60余万人次。我市“老班长红色宣讲团”成为全省唯一入选教育部19个“特别受老百姓喜爱的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常态化开展“搞好四个仪式、上好四堂党课”活动,四年来,共举行入伍新兵欢送仪式500余场、退伍士兵迎接仪式480余场,为15万户烈属、现役军人和退役军人家庭悬挂光荣牌,为3200余名现役军人家庭送立功喜报,一人当兵全家光荣、一日当兵一生光荣深入民心。尊崇军人职业、尊重退役军人的阵地宣传有声有色。在全市建设49个双拥主题公园、拥军广场、拥军一条街,建设30余个军民共建学校、社区,打造涵盖医院、商超、银行等领域的1000余家社会拥军场所。组织开展廊坊市“三最美”“两最优”选树宣传活动,营造“拥军、爱军、崇军”的浓厚氛围。在市区主干街道设立双拥宣传栏和宣传大屏幕,立体化展示双拥成果;采取“报网端微屏”多渠道、多形式刊播双拥信息,持续增强双拥宣传的时代感和传播力。四年来,累计发布双拥工作信息一万余篇,在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学习强国、中国双拥杂志等国家级媒体平台刊发280余次。

  五、聚焦拥政爱民,驻廊部队助力廊坊高质量发展。民拥军、军爱民,这是军民之间的双向奔赴。驻廊部队广大官兵视廊坊为故乡、视人民为亲人,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支持服务地方建设,以实际行动助力廊坊高质量发展。全力服务经济发展。廊坊军分区累计投入600余万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四年来,驻廊部队累计出动1万余人次,持续开展“双助力·双服务”“学雷锋”等活动,开展“一地一乡”乡村振兴特色帮扶。持续推进大中专院校“国防后备营”建设,联合中小学校开展军事知识、安全形势学习教育等活动,从娃娃抓起,强化爱党爱国爱军意识,激发参军热情。主动参与平安建设。重大节日、重大会议和重大活动期间,驻廊部队与市直部门联合开展值班备勤工作,连续3年开展打击整治枪爆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期间,驻廊部队官兵闻令而动,赴霸州市、文安县、永清县、安次区等地开展防汛抢险救灾工作,累计出动官兵、民兵近3000人,协助地方转移群众3万余人、封堵管涌12处、加固堤坝3850米,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廊坊是一座双拥模范城,既是军民团结之城,也是进步之城、文明之城、和谐之城,新时代的廊坊双拥工作,汇聚了“爱我人民爱我军”的磅礴力量,对国防建设、军队建设和地方建设,都发挥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做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不断巩固发展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努力创造新时代双拥工作的更大辉煌!

[1]  [2]  下一页  尾页

关键词
责任编辑:祝雪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