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职这一年丨马希军:洁净城乡也是良好的营商环境
来源: 长城网  祝雪娟
2025-02-19 10:57:00
分享: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祝雪娟)“大家路上开车慢点,这几天气温又下降了,注意保暖。”2月18日凌晨4:00左右,当人们还在梦乡的时候,全国人大代表、廊坊市环卫事务中心清运管理站副站长马希军已经来到了办公室,换好工作服,像平时一样开始了他的工作。

  春寒料峭,冷风习习,马希军一边布置当天的工作,一边叮嘱司机注意安全,检查设备性能。同时,还不忘向同事们了解日常工作情况,倾听他们的困惑、心愿与诉求。

  “今年的全国两会马上就要召开了,大家有什么心愿尽管跟我说,我把大家的声音带到两会上去。”

  “有些设备老旧了,该更新换代了。”

  “希望能多搞搞技术培训,让新设备使用起来更顺手。”

  “好的,我都记下了,大家出发吧!”

马希军(右)布置当天的工作。长城网·冀云客户端通讯员 侯晓辉 摄

  从1994年到现在,马希军已经从环卫战线奋斗了30多年,从一名普通的清运装卸工成长为清运管理站副站长,他初心如磐,在平凡岗位上埋头苦干、默默奉献。

  长期工作在环卫一线,马希军对环卫工群体的所需所盼有着更深的了解,对不断提高环卫工作效能,持续改善城区环境有着更热切的期盼。

  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后,马希军觉得自己的肩上又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努力学习开展人大工作、履行代表职责必备的法律和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身履职能力。除了在省内和廊坊市搞调研,马希军还利用到全国各地出差的机会,到北京、上海等地,考察借鉴先进城市的环卫管理经验,充实完善自己的建议。  

马希军(中)向工友们了解所思所盼。长城网·冀云客户端通讯员 侯晓辉 摄

  作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一环,环卫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幸福指数,关系着文明城市建设的成效。马希军也在多年的一线环卫工作中,见证了廊坊这座城市的变化。过去小山似的露天垃圾堆也变成了封闭式压缩处理站,清运的垃圾从填埋到无害化处理,再到焚烧发电,垃圾变废为宝,城市欣欣向荣。

  “来到一个地方,人们首先感受到的就是卫生情况,因此,干净整洁的城乡环境也是一个地区良好的营商环境。”马希军说,近年来,环卫工作备受各级政府关注,政府对于环卫基础设施的投入也越来越大,但是在中小城市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环卫设施数量不足、分布不均,环卫工人劳动强度大、机械化作业效能不高等。

  在去年的全国两会上,马希军就提出,要进一步加大政府的政策、资金投入,重点在环卫设备设施建设方面补短板、提品质,助力文明城市建设。今年,他继续完善了《关于加强城市环卫设备设施建设的建议》,提出强化资金保障,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科学规划布局,提升设施建设标准;创新管理模式,健全长效运维机制等举措。  

马希军指挥垃圾清运车吊装压缩箱。长城网·冀云客户端通讯员 侯晓辉 摄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提升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重中之重,农村垃圾治理更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首要任务。“我在调研中也了解到,我省在农村广泛建立了垃圾集中收集点,定期专人收集转运;大多数村庄安排了专门清扫人员,对村庄主要路面进行清扫。”马希军说,“廊坊市区‘城中村’的垃圾大箱已经全部取缔,启动桶装清运试运行模式,取得了良好成效。目前,我们还在积极探索深化垃圾收运体系改革、细化分类垃圾处理等工作,持续加大对‘城中村’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全程跟踪管理。”

  工作30多年,马希军始终没有离开过环卫一线,深知环卫工作的辛苦。当天下午,他又马不停蹄地到市区各个垃圾中转站和环卫工人休息室,与环卫工人唠唠嗑,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

  马希军告诉记者,当前环卫行业正面临着一系列严峻挑战,首先是招工难问题,环卫工作普遍薪资待遇不高,且劳动强度大,导致年轻人对这一职业望而却步。与之相伴的是职工老龄化严重,而新老更替不畅使得这一问题愈发突出。此外,随着科技在环卫领域的广泛应用,新型环卫设备不断涌现,如智能化清扫车、自动化垃圾分拣设备等,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显著提高,但目前环卫队伍中技术型人才严重匮乏,无法充分发挥先进设备的效能,制约了环卫工作的现代化进程。  

马希军维修垃圾清运车。长城网·冀云客户端通讯员 侯晓辉 摄

  “我要替环卫工人发声,为环卫事业鼓与呼,这是我肩负的使命和责任。现在,廊坊市的大街小巷有了环卫工人休息室,银行等一些公共场所设置了劳动者港湾,环卫工人在劳动之余能喝热水,休息一会儿,这样的好举措值得大力推广。”马希军还建议,要进一步提升全社会对环卫工人和环卫事业的尊重、理解、关心和支持,优化薪酬福利体系,吸引人才流入,改善工作环境条件,减轻劳动强度,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培育技术人才,让每一位环卫工人更有获得感,全面提升城乡“颜值”,推动环卫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关键词
责任编辑:祝雪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