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郑晨子)8月4日,记者从廊坊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廊坊市坚持将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和头等大事来抓。据统计部门信息,廊坊市夏粮播种面积95.6万亩,单产407.5公斤,总产7.8亿斤;增幅分别为1.3%、0.9%、2.2%,再次实现“三增”。以下是发布会实录:
主持人:廊坊市委宣传部对外交流与新闻发布科李智博
各位记者朋友们,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近年来,廊坊市将“三夏”生产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聚焦“收、种、管”全流程。通过统筹调配农机,确保夏粮高效收割、颗粒归仓;推广科学种植技术,优化种植结构,抢抓农时完成夏种;组织农技人员下沉,强化田间管理,做好病虫害监测防治,保障农作物健康生长,以全链条服务筑牢农业生产根基。今天我们重点围绕大家普遍关心的“三夏”农业生产有关内容进行发布,并就有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出席今天发布会嘉宾有:廊坊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成同志,廊坊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科科长邢建权同志、农机科科长申磊同志,参加今天发布会的还有来自中、省、市主要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们,欢迎大家!
首先,请张局长就廊坊市“三夏”农业生产有关情况进行发布。
发布人:廊坊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成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非常欢迎各位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借此机会感谢各位长期以来对我市农业生产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廊坊市坚持将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和头等大事来抓。据统计部门信息,全市夏粮播种面积95.6万亩,单产407.5公斤,总产7.8亿斤;增幅分别为1.3%、0.9%、2.2%,再次实现“三增”。
今年,全市小麦自6月13日开始大规模收获,历时13天,到6月25日夏收工作全面收官,7月初夏种全面完成。“三夏”期间,我市抢抓时机、科学调度、精心组织、强化服务,扎实抓好“三夏”生产各项工作。市政府组织农业农村、交通运输、公安交警、气象、供销以及石油、石化、人保等部门联合成立“三夏”生产工作专班,凝聚各单位工作合力,统筹做好供需对接、农机调度、保通保畅、物资供应、应急处置等工作,确保夏粮颗粒归仓、秋粮种足种好,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坚实基础。下面,我就今年“三夏”生产情况作一简要介绍:
一、科学调度抢农时,争分夺秒保夏收。麦收期间,我市各级各有关部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农时不等人的紧迫感,全力以赴抓好夏收工作。组织农技、农机人员根据天气情况指导农户及时抢收抢种,确保夏粮颗粒归仓。开通“三夏”服务热线电话,切实解决“三夏”生产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及时发布小麦成熟情况、机械供需、各地麦收进度等信息,为参与跨区作业的机械发放跨区作业证183张,建立跨区机收作业服务站45个,引导机手快速、合理流动。落实农机手加油不低于5%优惠和优先保障农机作业用油有关措施,确保农机加油不出问题。“三夏”期间,全市组成农机安全检查组12个,深入开展隐患排查124次,排查整改问题隐患19个;建立维修站点41个,现场排除故障187起,维修保养联合收割机1035台、玉米播种机3054台、拖拉机2835台、其他农机具3320台(套)。全力护航夏粮收获。
二、稳面提质夯基础,压茬推进促夏种。为确保秋粮稳产增产,打好夏种攻坚战,组织技术人员与种植户一起分析生产条件,抢抓农时,与天争速,通过趁墒播种、抢墒播种、造墒播种,实现压茬推进播种,切实做好夏种工作。联合气象部门发布农业气象服务信息4期,为抢墒夏种、夏粮晾晒、储存等工作提供可靠依据。组织开展在售农资全覆盖检查,集中排查各经营场所种子、化肥、农药等,严打假冒伪劣农资产品,保障夏种工作顺利进行。全市农业执法系统出动执法人员540人次,检查农资生产经营主体202家次;抽查农药样品50个、抽取肥料样品13批次,未发现不合格样品。据农情调度,全市累计投入玉米播种机约2.5万台(次),完成夏播粮食面积160万余亩,其中玉米占九成,超额完成夏播任务。
三、精准施策强夏管,防灾减损夺丰收。我市提前规划部署,组织落实落细田间管理措施,印发春玉米、夏玉米、大豆、花生等作物一系列技术指导意见和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玉米田杂草监测防控等病虫草害防控技术方案,推进田间管理各项关键措施落实到位,玉米螟、棉铃虫、玉米南方锈病等重大病虫害防控到位。组织参加秋粮作物生产管理线上线下培训11次,培训人员2200余人次;组织专业技术队伍开展田间技术指导70余次,共计292人次;发放明白纸、小册子等技术宣传材料共计1200余份。针对近来的强降雨,组织相关县强化田间管理指导,及时排除积水、中耕松土、追肥喷肥,促进作物恢复生长。下一步,市农业农村局将继续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实时关注苗情长势,组织落实好田间管理措施,指导做好自然灾害防范和应对,努力防控好病虫草害,有力促秋粮作物稳产增收,全力夺取全年粮食丰收。
粮食生产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强化技术指导服务,落实落细田间管理措施,全力以赴稳生产、提产量、夺丰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谢谢大家!
主持人:廊坊市委宣传部对外交流与新闻发布科李智博
感谢张局长,下面进入媒体记者提问环节,请需要提问的记者朋友开麦提问,并通报所在媒体。
记者提问:据了解,廊坊市把大面积单产提升作为粮食生产的关键措施,为粮食增产提供有力支撑。请问廊坊市是如何推进大面积单产提升的?
主持人:廊坊市委宣传部对外交流与新闻发布科李智博
请廊坊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科科长邢建权同志回答。
廊坊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科科长邢建权:感谢您的提问!廊坊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为抓手,全力以赴保障粮食丰收,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坚持提高思想站位,狠抓政策落实。我市结合实际,制发《2025年廊坊市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实施方案》,以玉米、小麦、大豆等主要作物为重点,通过选优品种、整好农田、引进良机、采用良法,推广合理密植、精细化播种、分次精准施肥、适期晚收等关键技术和措施,推动单产提升取得实效。
(二)建设好高标准农田,提高耕地质量。因地制宜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将重点放在田内,优先在具备水利灌溉条件地区、粮食产量高和增产潜力大地区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田耕作效率。针对农田沟渠“缺、断、浅、堵”等问题,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科学布局田间灌溉与排水设施,力争打通排灌堵点、断点,提高灌溉效率和排涝能力。
(三)统筹用好项目资金,扶持单产提升。今年全市争取上级粮食生产资金5600余万元,一是支持三河、香河、安次、广阳、固安等县(市、区)69家家庭农场和合作社开展粮油作物单产提升;二是支持三河、固安整建制推进小麦单产提升;三是支持香河开展10万亩以上玉米绿色高产高效行动;四是支持霸州建设玉米密植高产配套的智能水肥一体化农田10万亩;五是支持永清打造10万亩种养循环试点示范田。项目资金主要聚焦打造高产万亩示范片、千亩示范方、百亩攻关田,通过奖补调动种植主体充分挖掘地种肥药各要素、耕种管收各环节增产潜力,培育一批“吨半粮”田,示范带动全市粮食均衡增产。
(四)强化部门协调联动,做好防灾减损。财政、农业农村等部门和承保农险公司密切配合,提高了损失赔偿比例,提升了种植户对自然灾害的抗风险能力。农业农村、气象、水利等部门加强联动,通过微信群实时传达灾害天气预警信息,灾前将信息传递给种植户,农业技术服务队伍指导种植户采取防范应对措施,尽可能减少灾害损失。全市植保队伍加密病虫害监测频次,提升预测预报精准度,用好防控资金,适时开展“一喷三防”、统防统治,指导做好应急防治,力争将病虫害导致产量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
通过政策推动、技术支撑和体系保障,我市全力挖掘粮食增产潜力,为粮食稳产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
主持人:廊坊市委宣传部对外交流与新闻发布科李智博
感谢邢科长,下面请继续提问。
记者提问:农机是农业生产和应急救灾的主力军,今年“三夏”生产期间,农机部门重点做了哪些工作?
主持人:廊坊市委宣传部对外交流与新闻发布科李智博
请廊坊市农业农村局农机科科长申磊同志回答。
廊坊市农业农村局农机科科长申磊:感谢您的提问!今年“三夏”,全市累计投入小麦联合收割机8357台次,收获小麦129.87万亩,小麦机收率100%。投入玉米播种机3686台,完成夏播玉米168.4万亩。
关于“三夏”,农机部门主要做好五项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周密安排部署,充分发挥“三夏”工作专班作用,确保“三夏”期间农机生产顺利开展。开通并向社会公布“三夏”农机热线,加强值班值守,密切关注舆情信息,及时协调解决种粮农户、作业农机手困难和问题。二是强化机具保障。提前掌握机具情况,做好农机检修、调试等工作,加强机手培训,提高农机安全作业意识,确保农机具以最佳状态投入生产。“三夏”期间,维修保养联合收割机1035台。三是确保顺畅通行。联合交通运输、公安交警等部门要提前设立“绿色通道”,设置免费服务站点,确保农机跨区作业通行顺畅。全市共发放跨区作业证183张,建立跨区机收作业服务站45个,其中高速口30个、非高速口15个。四是落实用油保障。加强与石油石化部门协作,推动落实加油5%优惠和有力保障农机作业用油。五是提高救灾能力。周密应对连阴雨天气给机收造成的不利影响,组织建立有力有序的应急处置机制,制定应急处置预案。全市准备了履带式收割机68台、烘干机54台套,共建立应急服务队11个,成立农机区域服务中心40个。
主持人:廊坊市委宣传部对外交流与新闻发布科李智博
感谢申科长。由于时间关系,回答记者提问就到这里。感谢三位嘉宾的发布和答问,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关注。本场新闻发布会的资料将于会后发送到廊坊市新闻发布的指定邮箱,请大家自行下载。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