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吕艳静)7月25日,记者从廊坊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廊坊以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为突破口,通过整合资源、数字赋能、服务下沉多措并举,全力打造“城市15分钟、乡村5公里”就业服务圈,让企业招工有捷径,群众求职有门路。以下是发布会实录:
主持人:廊坊市委宣传部对外交流与新闻发布科科长 杨贵明
媒体的朋友们、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廊坊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本场新闻发布会的主题是廊坊市“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并就有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市人社局四级调研员刘万波;市就业服务中心综合部部长张超,市就业服务中心职业介绍部部长于矇超。参加今天发布会的还有来自省、市主要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们,欢迎大家!
首先,请市人社局四级调研员刘万波进行发布。
发布人:廊坊市人社局四级调研员刘万波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欢迎参加本次新闻发布会。在此,我谨代表廊坊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向长期以来一直热情关心和支持廊坊人社事业的媒体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零工市场是向灵活就业人员与用工主体提供就业服务的重要载体,发展规范化零工市场,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效改善民生的必然要求。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的决策部署,健全基层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就业服务质量,近年来,市人社局以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为突破口,通过“整合资源、数字赋能、服务下沉”多措并举,全力打造“城市15分钟、乡村5公里”就业服务圈,让企业招工有“捷径”,群众求职有“门路”。
一是强化体系建设。在对全市10个县(市、区)和廊坊开发区开展全面调查研究,充分了解县域内零工就业状况、聚集地点、服务需求等情况的基础上,今年先后制定印发了《廊坊市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方案(试行)》《关于加强我市零工服务站点建设的通知》,坚持“标准化建设、精细化服务、数字化赋能”的工作思路,多措并举推进零工市场提质增效。鼓励各县(市、区)充分利用现有的公共就业和人力资源市场等设施资源,着力打造“1+11+N”零工市场(就业驿站)服务体系。 “1”就是设在廊坊市人力资源市场的“廊坊零工之家”,“11”即11个县(市、区)和廊坊开发区依托现有设施资源分别打造的“零工之家”,“N”即在驻廊高校、企业(产业)园区、乡镇(街道)打造的零工集市、零工驿站、零工服务特色街区等。截至目前,累计建成市县两级公益性枢纽零工市场12个,运营总面积5000多平方米,配备专兼职服务人员100余名,推动了零工市场从散乱无序向规范高效转变,让零工就业更便捷、更安心、更有保障。
二是强化供需对接。依托“大数据+铁脚板”,市、县两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通过建立求职登记、走访企业、联络劳务中介和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等形式,广泛收集各类零工岗位消息,聚力扩大岗位供给。同时各类招聘服务活动重点零工市场倾斜,今年以来,结合举办“洽逢其10”线下招聘现场洽谈会,通过“春风行动”“百日千万招聘”“民营企业招聘月”等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已累计举办线下招聘会195场次,形成“岗位供给足、对接成效好”的良性循环,目前岗位储备量达6.9万余个,涵盖京津冀区域内第一二三产业各领域,有效打通了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
三是强化数字赋能。紧盯群众实际需求,回应群众关切,鼓励零工市场积极开发优化线上服务功能,提升用户体验度,及时更新岗位最新信息,为零工群体线上求职提供最大便利。实现全天候、全域覆盖的数字化零工市场新生态,形成了“廊坊零工之家”“云冀就业”“固安圈”“兔子上门”等一批极具特色的线上求职平台。不完全统计,各类平台入驻企业7117家,发布岗位2.9万个,注册灵活就业人员19151人,实现了灵活就业者从“路边蹲点找活”向“手机指尖刷活”转型。
四是强化精准服务。始终紧扣产业空间布局,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格局下精准落子——固安县的“退路进站”规范化市场、广阳区的“数字零工”智慧平台、永清县的“一小时就业圈”等创新模式次第开花,为零工市场服务注入新内涵,成为了群众就业增收的好帮手,市场虽小,却成为了服务产业大局的关键棋子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零工市场建设模式。同时推动数字技术、AI智能与就业服务深度融合,进一步完善即时快招、技能提升、权益维护等服务,“廊坊零工之家”通过自然语言处理与语音识别技术,实时解析求职者语音需求,自动生成结构化文字简历及30秒求职短视频,实现“开口说需求,一键生成简历”的智能体验。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健全我市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就业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将零工市场服务与各项就业工作紧密结合,多渠道织密零工就业体系网。常态化推进职业介绍服务,引入专业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及行业协会等第三方力量,设立专员专岗,将零工市场服务与日常咨询、职业推荐、公益培训、民生服务紧密结合,切实帮助零工市场新求职者在廊坊立足扎根,为求职者提供“入门即就业”的日常服务,真正实现“家门口就业”。2025年底前,至少完成200个以上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服务规范零工服务站点的建设工作,为广大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便捷、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
零工市场的规范化建设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我们将继续实施就业促进工程,以就业优先为导向,以推进数据赋能为支撑,以更高的站位、更实的举措,持续优化零工就业环境,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䁔心服务。希望各位媒体朋友一如既往的支持关心我市的就业创业工作,介绍完毕,谢谢!
主持人:廊坊市委宣传部对外交流与新闻发布科科长 杨贵明
感谢刘主任。下面,进入媒体记者提问环节,请需要提问的记者朋友举手示意,并通报所在媒体。
1、我是河北日报的记者,请介绍一下如何保障我市零工市场健康发展。
主持人:廊坊市委宣传部对外交流与新闻发布科科长 杨贵明
请市就业服务中心综合部部长张超回答。
廊坊市就业服务中心综合部部长张超:保障零工市场健康发展是稳就业、惠民生的重要举措,廊坊市将从三方面精准发力,推动零工市场规范有序、可持续发展:
首先,健全零工市场运行机制,筑牢规范发展基础。我们将公开零工市场服务规范与流程,引导“马路求职者”及用工主体有序进入市场开展求职招聘活动;联合相关部门强化协同监管,聚焦黑中介、虚假招聘、以招聘为名牟取不正当利益等违法违规行为,保持“零容忍”态度,切实维护零工市场公平有序的环境。
其次,强化劳动者权益保障,织密民生服务网络。建立健全灵活就业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体系,完善纠纷争议快速调处机制,依法规范用工关系,全力保障劳动者平等就业、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等基本权益。同时,指导用工单位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合理设定招聘条件、规范招聘行为;加大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力度,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普及权益知识,帮助零工人员明晰自身权利,提升维权与安全意识,引导其依法、理性维护合法权益。
再次,深化宣传引导与服务效能,激发市场活力。一方面,加大支持灵活就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宣传解读力度,确保零工人员精准知晓政策、用好政策;另一方面,动态关注社会关切,及时回应热点问题,按需调整服务方向,切实满足灵活就业人员的动态需求。此外,我们还定期收集汇总并公开发布零工市场供求信息,总结推广零工市场建设中的典型经验,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提升全市零工市场就业服务的整体质量与效能。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优化服务、强化监管,让零工市场真正成为劳动者就业的“暖心桥”、用工主体招聘的“放心台”,为全市就业大局稳定、民生福祉提升提供坚实支撑。
主持人:廊坊市委宣传部对外交流与新闻发布科科长 杨贵明
感谢张部长,下面请继续提问。
2、我是廊坊电视台的记者,请介绍一下劳动者和企业能在零工市场或零工服务站点能享受哪些就业服务。
主持人:廊坊市委宣传部对外交流与新闻发布科科长 杨贵明
请市就业服务中心职业介绍部部长于矇超回答。
廊坊市就业服务中心职业介绍部部长于矇超:确实就像刚才刘主任介绍的情况,为推动灵活就业形态的发展,市人社局积极构建覆盖城乡、功能完善、便捷高效的“家门口”就业服务圈,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精准化、便利化的公共就业服务。以市级“零工之家”为核心,11个县级服务中心为枢纽,以点带面,深入社区、商圈、车站等人流密集的场所,在最基层、最前沿、最需要的地方,利用乡镇(街道)服务中心、社区(村街)活动中心、便利店、卫生室等现有场所布局零工服务站点,就近就地提供便捷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各级零工市场和服务站点面向企业和劳动者主要提供以下几个方面的服务:
(1)岗位对接:充分发挥零工服务站点在招聘求职方面的基本服务功能,为供求双方搭建对接桥梁,发布企业招聘信息,开展求职登记、职业指导、岗位推荐。
(2)技能培训:提供培训政策咨询、报名对接,发布技能提升课程信息。
(3)政策宣传:开展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劳动权益保障等政策和法律法规方面的宣传解读,并畅通维权渠道。
(4)便民服务:利用“廊坊就业”“廊坊零工之家”等线上平台,结合就业服务“一库一平台”建设,将零工服务站点供求信息纳入省、市就业信息平台,实现全辖区信息联通,多渠道、多形式收集发布零工求职招聘信息,方便灵活就业人员线下能找活、线上能接单。
主持人:廊坊市委宣传部对外交流与新闻发布科科长 杨贵明
感谢于部长,由于时间关系回答记者提问就到这里,感谢各位嘉宾的发布和答问,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关注。本次发布会的有关资料将于会后发送到廊坊市新闻发布的指定邮箱,请大家自行下载。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