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刘婕影)6月5日,廊坊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2024年度环境质量概要”新闻发布会,以下是发布会实录:
主持人:廊坊市委宣传部对外交流与新闻发布科 王巍
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们、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本场发布会的主题是通报廊坊市2024年度环境质量概要,并就有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嘉宾有廊坊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韩海军同志,廊坊市生态环境局环评与排放管理科负责人 司志远同志,廊坊市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支队副支队长 朱淑贞同志。参加今天发布会的还有来自省、市主要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们,欢迎大家!
首先,请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韩海军同志进行发布。
发布人:廊坊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韩海军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欢迎参加本次新闻发布会。在此,我谨代表廊坊市生态环境局,向长期以来,一直热情关心和支持廊坊生态环保事业的媒体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天,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六五环境日,2025年六五环境日的主题为“美丽中国我先行”,旨在展示全国各地推进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的实践成果并倡议社会公众积极行动,投身美丽中国建设。2024年,全市生态环境系统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坚持“三高一促”的总体思路,高起点站位,积极对接、协同、联动京津雄,筑牢生态环境安全屏障;高质效服务,主动服务,靠前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争当服务发展排头兵;高水平保护,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推动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促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推进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下面,我简要介绍2024年度全市环境质量概要,并通报2025年以来全市生态环境治理成果。
一、我市2024年度环境质量概要
一是环境空气质量。2024年,廊坊市主城区环境空气综合指数为4.3,与2023年(4.64)相比下降7.33%。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261天,占比71.3%,与2023年(239天)相比增加22天;重污染天数为3天,与2023年(14天)相比减少11天。
具体到各项污染物的年均值浓度,二氧化硫4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30微克/立方米,一氧化碳1.1毫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PM10)70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PM2.5)38微克/立方米,臭氧178微克/立方米。
市区降尘量年均值为5.3吨/平方公里·月,与2023年(5.7吨/平方公里·月)相比下降7%,全年月均降尘量达到河北省地方标准《灰尘自然沉降量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要求。降水pH值最小值为5.89,市区未出现酸雨。
全市11个县(市、区)环境空气综合指数范围为4.10-4.65,空气质量分布总体上北部地区好于中南部地区。全市90个乡镇环境空气综合指数范围为2.51-6.54,北部地区环境空气质量好于中南部地区。
二是水环境质量。地表水环境质量方面,2024年廊坊市9个国控河流断面水质全部达到年度目标,优良水体比例77.8%,达到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超额完成国家和省年度目标任务。其中,大清河台头、永定河后沙窝村2个断面水质类别达到Ⅱ类;泃河桑梓红旗闸、潮白河吴村、北运河土门楼、龙河大王务和子牙河小河闸5个断面水质类别达到Ⅲ类;潮白新河大套桥、鲍邱(武)河罗屯闸2个断面水质类别为Ⅳ类。
饮用水水源水质方面,2024年廊坊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状况总体保持稳定。市级、县级、乡镇、农村万人千吨饮用水水源水质均达到或优于《地下水质量标准》中Ⅲ类标准,达到考核目标要求。
三是声环境质量。2024年,廊坊市中心城区区域环境噪声昼间等效声级变化范围为46.7-59.8分贝,平均等效声级为53分贝,质量等级为较好;道路交通环境噪声昼间等效声级变化范围为56.1-68.6分贝,平均等效声级为64.2分贝,质量等级为好;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昼间等效声级范围为34.8-69.4分贝,达标率为87.5%;夜间等效声级范围为30.1-57.4分贝,达标率为92.5%。
二、2025年以来生态环境治理成果
202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生态环境系统旗帜鲜明讲政治、完善机制抓日常,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责任,扎实推进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产业结构调整、主动靠前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等各项工作,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截至5月31日,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16,同比下降11.4%;PM2.5浓度4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1%;PM10浓度70.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6%;优良天数116天,同比增加10天;优良天比率76.8%,同比增加7个百分点;2025年1—4月,9个国省考河流断面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体标准,其中6个断面实现水质类别提升,达到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全市土壤环境总体良好,国家地下水环境质量考核点位Ⅴ类水比例均控制在25%,新增完成38个村庄污水治理和25个村庄环境整治任务,全市农村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稳定运行率达到90%以上。
一是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制定印发《廊坊市2025年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要点》,明确空气质量改善目标,细化重点工作任务,全力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组织各地建立和运行大气环境精细化管控“五个一”工作机制、快速削高值管控工作机制,深入挖掘减排潜力,及时发现和处置问题,推动末端落实。持续巩固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成果,推动霸州市6座工业炉窑进行整治提升,确保企业稳定达标排放;持续强化污染治理,全市已完成186家涉VOCs企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提升工作和955个低效治理工艺设备淘汰项目;不断提升扬尘精细化管控水平;全面加强科学会商研判,精准启动应急响应,严格落实企业生产差异化管控措施,有效减缓污染程度,实现削峰减频。
二是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严格落实《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持续推进全市水污染防治工作,印发实施《廊坊市2025年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明确年度目标,细化工作任务、责任单位,有力推动重点工作落地落实;坚持“超前”理念,完善超前水质监测、施工补水提前报备、会商研判、上下游沟通协调等工作机制,以机制管根本、以制度管长远。扎实做好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组织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评估和基础信息调查,持续推进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巩固提升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水平;坚持“查、测、溯、治”,倒查污染源头,累计排查入河排污口1173个。加强白洋淀流域治理保护,印发实施《廊坊市2025年白洋淀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工作要点》,明确了七大项20条工作任务。推进美丽河湖创建,我市大城县子牙河成功入选全省首批美丽河湖案例。
三是持续打好净土保卫战。印发实施《廊坊市2025年土壤生态环境工作要点》,明确六方面16项重点工作任务,积极推进各项重点工作任务落实;强化源头防控,将25家企业纳入土壤污染重点单位名录,督导全面落实隐患排查与自行监测。组织开展农用地重金属污染专项整治,管控土壤污染风险;严守土壤安全底线,强化建设用地安全利用,会同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开展季度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核算,严格重点建设用地用途变更准入管理及环境监管,全面落实优先监管地块清单管理制度,督导12个优先监管地块开展污染管控工作;加强国控地下水考核点位目标管理,做好水质监测及预警。深入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及时下达年度生活污水治理和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整治任务,持续推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组织各县(市、区)对全市集中式农村生活污水开展再排查再整治;动态更新农村坑塘(沟渠)清单和农村黑臭水体监管清单,持续巩固拓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整治成果,遏制增量、消除存量,切实提升人居生态环境质量。
四是稳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荐固安恩菲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入选生态环境部2025年绿色低碳典型案例(教育基地),会同市商务局开展我市出口型企业产品碳足迹核算与认证摸底调查,配合通州区生态环境局持续开展通廊医药行业企业清洁生产协同审核创新;持续推行“即到即受理、即受理即评估、评估与审查同步”和“建立台账+专班服务,规划环评+简化内容,前期介入+限时办结,互联网申报+不见面审批”等重点项目环评服务措施,全力做好省市重点建设项目的环评服务保障。2025年以来,依托河北省环评预约挂号服务平台,助力全市54个省重点建设项目、312个市重点建设项目依法完成环评审批手续;积极开展排污权市场化交易,通过河北省排污权交易平台组织16批次排污权交易竞拍活动,其中政府储备排污权电子竞价3批次,企业间排污权电子竞价13批次,共完成交易106笔,缴费金额244.81万元;企业间交易55笔,缴费金额139.04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展广度,坚持在政治全局中考量、在发展大局下定位、以问题和结果为导向、以观念和思维的转变引领方式方法的转变,坚持“利民、利企、利环境”,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共同奏响“美丽中国我先行”强音。
我就介绍到这里,再次感谢媒体朋友的关注、关心和支持,欢迎媒体朋友一如既往,继续关心支持廊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谢谢大家!
主持人:廊坊市委宣传部对外交流与新闻发布科 王巍
感谢韩局长。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需要提问的记者朋友举手示意并通报所在媒体。
问:您好。首先祝贺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继续取得好成绩。刚才发布的环境质量概要里,有环保助力廊坊绿色低碳的相关数据,其中提到“2025年以来,依托河北省环评预约挂号服务平台,助力我市54个省重点建设项目、312个市重点建设项目依法完成环评审批”,这是生态环境部门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推进“三全一上”抓招商、上项目思路最切合实际最有效的做法,请问,能否介绍一下市生态环境局在这些方面都采取了哪些方法和措施。
主持人:廊坊市委宣传部对外交流与新闻发布科 王巍
请市生态环境局司科长回答。
廊坊市生态环境局环评与排放管理科负责人司志远答:您好,谢谢您的提问,在服务省市重点建设项目方面,我们一是严格规范环评审批程序。按照生态环境部、省生态环境系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程序规定要求,严格落实环评报告书不超过15个工作日、报告表不超过7个工作日承诺审批时限要求;二是推行全过程环评服务。依托“河北省环评预约挂号服务平台”,建立重大项目环评服务“双清单”制度,动态更新重点项目清单、环评审批进展清单,全力做好廊坊市重点建设项目的环评服务保障;三是持续深化环评服务改革创新。及时提供环评在线帮扶和环评政策指导,持续开展省、市重点项目和重大基础设施等项目指导帮扶,主动做好政策服务和要素保障;四是大力推动环评服务改革。全面落实生态环境部和省生态环境厅关于优化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有关要求,进一步优化审批举措,推进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规划环评、项目环评、排污许可制度高效联动,充分发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指导作用和规划环评宏观引领作用,深化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落实简化项目环评、共享监测数据、优化公众参与等政策。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不断深化环评预约挂号、重点项目主动服务等重点工作,进一步细化工作举措,强化责任落实,有效促进工作再上新台阶,以优质服务助力廊坊经济高质量发展。
主持人:廊坊市委宣传部对外交流与新闻发布科 王巍
感谢司科长,下面请继续提问。
问:您好,我们知道,环境执法检查在环境质量改善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前不久,国家和省下发了行政涉企执法检查部署要求,请问,市生态环境局按照国省市部署要求,在这方面做了那些工作,采取了什么措施,达到了什么初步的成效。
主持人:廊坊市委宣传部对外交流与新闻发布科 王巍
请市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支队朱队长回答。
廊坊市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支队副支队长 朱淑贞答:感谢您的提问。我局深入贯彻落实国省市规范涉企行政检查部署要求,制定《廊坊市生态环境涉企行政检查实施方案》,全面推进生态环境执法规范化、精准化、服务化,不断提升执法效能、优化营商环境、改善环境质量。
制定廊坊市生态环境领域42项涉企行政检查事项清单、21项涉企行政检查计划,向执法监督部门备案并在廊坊市生态环境局官网公示,实施动态管理。明确了行政检查主体,严禁未取得行政执法证件的执法辅助人员、网格员、临时工等实施行政检查。明确了行政检查方式,市县两级所有涉企行政检查原则上依托双随机检查系统开展。明确了涉企行政检查程序、规范和文明用语,实施行政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出具入企检查通知书,及时将行政检查结果告知企业。明确了检查频次,市、县两级生态环境部门每级每年度最多申请入企检查2次,市、县两级年度检查总频次不得超过4次,投诉举报、转办交办、数据监测等线索确需实施行政检查或者应企业申请实施行政检查的,不受频次上限限制。优化入企方式,严格实施入企审批,落实入企扫码要求,企业可通过生态环境执法服务APP对检查情况进行服务评价。
今年以来,我市生态环境领域入企检查频次同比减少了39.07%,在最大程度减少对企业干扰的前提下,解决了一批突出环境问题,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赢。
主持人:廊坊市委宣传部对外交流与新闻发布科 王巍
感谢朱队长。由于时间关系回答记者提问就到这里,感谢各位嘉宾的详实发布和答问,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关注。本次发布会的有关资料将于会后发送到廊坊市新闻发布的指定邮箱,请大家自行下载。如果大家还有感兴趣的问题,可以与廊坊市生态环境局联系。
本场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